本报讯 一杯咖啡,一个主题。4月9日,沈阳市委政法委机关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半月坛·半日谈”创新交流论坛——6个地区党委政法委基层干部代表围绕全市党委政法委系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吐槽”,你一言我一语,把积攒了很久的牢骚话、积累了很多的负面情绪都发泄了出来。沈阳市委政法委各处室机关干部不遮掩问题、不回避矛盾,边听边记,不时与发言者互动交流,让大家放心大胆地“吐槽”,只记“事”不记“仇”,把基层的难处都聊出来。
为什么把创新交流论坛变成了“吐槽大会”?一段时间以来,基层的任务日益繁重,会多、文多、调研检查多,很多基层干部分身乏术、焦头烂额。为进一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近日,省委、沈阳市委就贯彻落实中办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沈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诚多次调度,要求委办公室认真落实“减负”要求,摸清问题、整改落实、建立机制。
沈阳市委政法委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召开这场“吐槽大会”,其目的就是更好地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把平时在背后的议论光明正大地摆上桌面,让机关干部好好红红脸、出出汗,对基层的难处真正感同身受。这样一来,大家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多一份互相理解和支持,增强了上下级联系,融洽了机关与基层关系,心气顺了,工作也能更好地开展。
如何解决发现的问题?听大家“吐槽”只是第一步,事实上最重要的还是要认真研究为基层“减负”的具体举措。“吐槽大会”后,沈阳市委政法委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治理,结合开展自查的情况,对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共梳理了6个方面21条问题,并将问题分为三类,自身能解决的问题,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做到立行立改;需要上级协调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及时请示报告;基层干部误解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争得支持和配合,切实把一条条具体可行的举措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基层干部不断感受到“减负”带来的实效。
如何防止问题反弹?治病要找病根。为基层“减负”,仅靠几个基层干部的“吐槽”还不够。为此,沈阳市委政法委将建立三项工作机制:建立全员监督机制,倡导人人都是“监督员”,为基层减负“把好关”,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基层干部有“问”必“应”,切实将隐藏深处的形式主义“变种”挖掘出来;建立跟踪问效机制,抓好基层“减负”的落实和检查,定期组织开展座谈,掌握问题整改情况,对整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力、敷衍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确保问题得到全面彻底整改;建立全市政法系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通报曝光机制,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政法干部汲取教训,力戒“走过场”“做虚功”等形式主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