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智慧管家”让居民幸福感爆棚——沈阳市沈河区打造智慧安防社区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张菁 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20-11-03 09:45

  沈阳市沈河区委政法委本着让辖区百姓“居住安心、出行放心”的理念,整合科技资源智慧力量,依托社区警务室,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密切合作,搭建智慧社区工作平台,使传统意义上的老旧园区成为集智能预警、科学管理、温暖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安防社区。

61

社区老人悠然自得

  将院里院外“看”起来

  孩子们嘻嘻哈哈地在广场上打着秋千、玩着跷跷板和小木马;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在凉亭里择着菜、打着牌、聊着天儿。两个群体互不干扰,怡然自得。

  这是记者日前在沈阳市沈河区万莲街道沈空社区院内看到的情景,让记者感到好奇的是,这里的孩子们无需大人看着玩,整个画面安逸且悠闲。

  王大娘捋着手里的青菜,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带孩子得紧紧看着,生怕一眼没看住跑摔了、跑丢了、被人领走了。现在带娃出来特别安心,有智慧安防帮我们看娃,坏人进不来,孩子跑不丢,我们老人就唠唠嗑、压压腿,比以前可省心多啦。”

  社区党委书记陈英向记者介绍,沈空社区的居民以军人及家属为主,共有3000多户。常住业主可通过指纹、二维码、IC卡多种方式通行,来访亲友可以通过业主授权用二维码入园。如果有不法分子翻越围栏或强行闯入,园区警报会即刻响起。

  “自从有了智慧安防系统,居民们再也不用担心自行车、电动车会丢失,家里花花草草都放心地搬出来享受阳光雨露,孩子的童车、秋千、小木马,老人的藤椅、茶台、麻将桌也可以安心地放置在共享区域,有效地促进了邻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休闲、带娃也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陈英满脸笑意道。

  将邻里邻居“管”起来

  滨河街道双路社区是有着30多年楼龄的老社区,紧邻五爱市场,人员构成十分复杂,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听说老旧园区也变成了智慧安防社区,记者兴致勃勃地赶来这里一睹新颜。

  令记者没想到的是,怎样进到园区里居然成了一大难题。见志愿者李大爷赶来,记者拿出了证件,才得以进园区。“识别陌生人是咱智慧安防的第一道门,就是这智能系统通知我来给你开门的。现在这科技真了不得,对园区里的人群聚集、行人跌倒、突发明火等都能识别,即时报警。再加上咱们‘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的巡逻,和公安派出所的联网,已经达到‘人防、物防、技防’高度协同,真正是做到了园区有异样,派出所有预警、社区有处置的闭环管理。”志愿者李大爷向记者介绍。

  园区内随处可见穿着红马甲巡逻的志愿者。李大爷一脸幸福地说:“自从园区装了智慧安防系统,邻居之间说话都和气多了,因为老哥几个在院里是唠家常还是扯红脸,系统都能给你识别出来,真干架的话,社区的小姑娘和咱们‘盛京义勇’红马甲分分钟就来劝架了。现在这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想都不敢想,在20年前谁能相信大数据指挥、电子哨站岗?”

  将人来人往“控”起来

  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刘昕倍感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网络通缉犯疫情期间回家,尽管戴着口罩帽子,还是被我们逮到了。以后小偷等不法分子再也不敢有任何违法行为,这就是现代化写实版的天网恢恢。”

  沈河区经过多年投入积累,对辖区房屋、业主、工作人员、常驻车辆等信息均统一采集整合。社区民警告诉记者,智慧安防系统建成以来,双路社区实现了治安案件“零发案”,闲杂人员和贴小广告的数量明显下降,园区安全感明显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沈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栾枫指出,未来沈河区将进一步总结推广智慧安防社区建设经验,全面延伸拓展智慧安防、智慧服务内涵,研发手机APP终端,建成实现大数据汇集更新、身份识别验证、民生综合查询、点餐式便民服务等前沿功能于一体的智慧便民平台,统筹推动“智慧沈河”建设进程,将全区打造成实时化采集信息、数字化分析研判、精确化预警联动、智能化指挥管理的新时代智慧安防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