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肩膀挑不起重担子”,沈阳第二监狱在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中,是如何发挥监狱铁军的作用,在抗击疫情中取得了“零输入”“零感染”阶段性成效的?监狱又是如何充分发挥信息科技作用,确保科技监控全覆盖的?为此,记者专访了沈阳第二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佟红伟。
佟红伟
记者:监狱在落实合成作战应用体系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成效如何?
佟红伟:我们建立了一个指挥中心、若干个分控室和监控点,通过IP对讲和公网对讲,形成三级应急值班体系,确保科技监控全覆盖。在落实合成作战应用体系上,充分发挥警务督察组和现场巡查组、视频巡查组作用。每期安排两名专职、20名兼职督察人员,采取日常督察、专项督察、联合督察相结合方式,对监管区域、民警警容风纪、在岗履职、规范执法等提出督察建议,并通过整改“回头看”验收整改效果,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记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监狱如何着力打造一支过硬监狱铁军?在加强民警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佟红伟:我们坚持党建先行,建好战时堡垒,打造红色引擎,推进疫情防控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相继成立18个战时临时党支部,108个党小组,实现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一名女警逆行驰援武汉,在党员硬核作用感染下,31名民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火线提拔副科级干部2人。通过“学”“练”“考”“赛”,组织政治理论培训8期,援鄂和对外援助先进事迹报告会3期,业务培训7期,应知应会知识考试及线上答题6次,应急处置演练2次,消防演练3次,队列指挥竞赛2次,着力提升民警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鲜活的价值观。在沈阳二监,先进典型是“触得到的标杆”,既有坚守映初心累计封闭执勤170余天的中层干部,也有不畏难、不避苦的党员干部,还有挑重担、轻伤不下火线的普通民警……这些先进典型激发了民警职工见贤思齐的奋进力量。
记者:监狱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佟红伟:强化监管制度落实,以“五个一”评比活动为抓手,规范服刑人员的行为养成。大力推行“云办案”“云会见”,破解疫情给监狱管理带来的“不能见面”等现实问题,保证服刑人员合法权益。建立了监区、矛盾化解专班、监狱矛盾纠纷调解三级平台,形成监狱上下联动、各部门同轴共转的工作机制。监狱从建章立制入手,把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治理的效能。
记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监狱是如何开展“暖心工程”,从优待警的?
佟红伟:监狱执行封闭管理已经200余天,民警职工抛下家中妻儿老小,在高度紧张、任务繁重、身心疲惫的“超长待机”状态下,筑起了疫情防控坚固防线,每个人身后都有一群人在默默奉献。我们坚持民警职工个人的事、家庭的事就是监狱党委的事,成立帮扶小组,点对点帮扶困难家庭,拉直民警职工“家里有困难怎么办”的问号;每月举办一次庆生会,为民警职工集体过生日。
疫情发生以来,监狱党委先后向民警职工及家属发出6封慰问信和2封倡议书,鼓舞队伍士气,赢得家属支持,汇聚抗疫的强大合力。每批次换防,监狱领导提前守候在监狱大门口,向进入监院执勤的同志们道声辛苦,对结束封闭任务的同志们咛嘱一句“回去好好休息”,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监狱还建立了分级推进的谈心谈话制度,监狱领导与中层干部分兵把守各自“责任田”,变“定期谈”为“随时谈”,由“面对面谈”拓展到电话谈、“云上谈”,及时疏导民警职工思想情绪,沟通渠道的畅通,让民警职工的心气顺了,工作干劲也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