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最后防线 维护司法权威
在解决“执行难”工作中,沈阳市辽中区人民法院举全院之力、行非常之举,形成高压态势,以“一性两化”为破解“执行难”的整体思路,以提高执结率和实际到位率为手段,以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为目标,以最快速度响应,以最坚决的措施落实,打响了“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442件,执结529件,执结率90.8%,列沈阳全市法院第二位。
开篇——打响攻坚第一战
6月21日,沈阳市辽中区人民法院隆重召开“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全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邀请辽中区委副书记李淑文,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铁军,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玉杰,副区长张新波,区政协副主席张荣国等区领导和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出席会议。
会上,辽中区法院副院长张俊义传达了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会议精神,宣读了辽中区法院执行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执行局局长佟强对全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党组书记、院长张海军与执行局局长佟强,执行局局长佟强与执行一庭、执行二庭、执行三庭庭长分别签订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责任状。
张海军院长代表院党组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明确方向,精准发力,确保实现“2016年底实际执行率达到70%,初步解决‘执行难’”和“2017年底实际执行率达到90%,基本解决‘执行难’”两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二是行非常之举,多措并施,坚决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各项任务。要突出执行的强制性;要创新完善立、审、执相衔接的工作机制;要整治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和乱执行,打造一支敢打硬仗、特别能战斗的执行队伍;三是举全院之力,汇聚全社会力量,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坚强保障。要强化组织保障,执行委员会要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强化执行案件督办检查,做到能执尽执;要强化宣传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执行社会环境。
辽中区委副书记李淑文就做好“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战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二是树立系统思维,凝聚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战役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法院主办、各部门参与、社会协同、齐抓共管的“大执行”工作格局;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为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战役提供坚强保障。要以问题为导向,以狠抓“一性两化”为工作主线,完善执行公开,强化执行督查,确保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区委区政府将全力支持执行人员依法办案,努力为大家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谋划——创新执行体制机制
为更好地实现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目标,创新和完善执行工作体制机制,提升执行工作效能,巩固清理执行积案成果,该院成立了执行委员会,并于7月1日、21日召开了两次执行委员会议,共调度33件超期未结案件,目前已经执行完毕5件,将于近期执行完毕3件,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评估拍卖程序9件,执行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的9件。
执行委员会对在执行过程出现新情况的另7件案件进行了再调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此外,还针对被执行人为行政机关或村委会的执行案件进行专题调研,形成《村镇区直机关执行案件调研报告》,寻求解决突破口,努力破解此类执行案件的“执行难”问题;为解决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将三费(赡养、抚养、扶养)案件分流到5个基层法庭,以解决执行力量不足问题,同时成立执行司法警察中队,增强执行力量。
布局——信息化拓宽执行渠道
据介绍,辽中区法院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深化执行机制改革,以信息化建设破解执行难困局,力促执行工作提速增效。
一方面是顺利建成执行指挥中心。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网络专线和硬件平台,升级拓展空间,与省、市执行指挥中心联通,同时将案件查控、管理、视频会议等系统接入执行指挥中心。通过4G网络,新执行指挥中心与2台远程单兵设备实时连接,无线传输、实时记录执行现场画面,执行全程清晰可视,在线指挥沟通顺畅。
另一方面是网络查控推进执行联动合作。充分利用最高院“总对总”和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金雕网络查控平台,实现与车管、银行、证券等多个部门的互联,构建起“即时查询、即时回复”的联动模式,目前利用金雕查控网查询1326人次。
同时,曝光“老赖”强化失信惩戒力度。利用辽中电视台公布“老赖”照片,同时利用多平台公布“老赖”名单。截至8月,在最高院失信名单中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468人次,被直接限制购买机票、高铁票等高消费活动1457人次,进一步为执行行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行动——护民权开展“执行风暴”
在辽中区法院开展的“执行风暴”中,首当其冲的是“雷霆风暴”集中执行。从7月开始,针对农信社案件较多的特点,该院启动了涉信用社案件集中执行活动,院执行委员会统一指挥调度开展统一行动,集中送达、执行,采取“以点带面、分步推进、全面铺开”的工作方式,每周二、三集中送达,周六开展集中执行,同时进一步强化打击手段,坚持工作力度不减、宣传频度不减、打击效果不减,始终保持对“老赖”的高压态势,很多被执行人迫于压力,主动到信用社履行了还款义务。截至目前,已经集中突击行动24次,出动干警720余人次,拘传40余人,司法拘留14人,成功执结30余件信用社案件,共执行款项360余万元,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维护了法律权威和司法尊严。
与此同时,辽中区法院又通过“攻坚风暴”啃下“骨头案”。该院执行局快速开展“执行风暴”行动,攻克一起“骨头案”。2015年2月,朱某与曹某为生命健康权纠纷一案起诉至辽中区法院,经过两级法院的审理,法院判决朱某支付曹某30余万元。判决生效后,朱某拒不履行给付义务。曹某于今年7月份向辽中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局立案后向朱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敦促其赶紧履行给付义务,朱某将文书搁置一旁,拒不履行。因朱某身份特殊,是民主人士,对于执行局的催促置若罔闻,以“领导”的身份和办案人员讨价还价。随后,执行局在“执行风暴”活动中将朱某依法带至法院,准备对其采取拘留措施。眼看法院动了真格,朱某才赶紧联系家人,将执行款交到了申请人手中,至此这起经历一年之久的由两级法院审理的“骨头案”终于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