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6月12日获悉,截至目前,沈阳市2411个“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已全部建成,提前4个月实现工作目标,在全省率先实现评理说事工作对全市各村、社区全面覆盖。
年初以来,沈阳市司法局在全市各乡村、社区大力建设标准化、特色化、实效化、智能化“村(居)民评理说事点”,为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书写“沈阳特色”、贡献“沈阳样本”。
据沈阳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研究制定并严格落实“九个一”建设标准,确保每个“村(居)民评理说事点”配备一名调解员、悬挂一块标识牌、建立一个微信群、设置一本记录本、设立一块公示板、设定一个“说事活动日”、设置一个便民箱、开辟一块图书角、发放一张服务卡。指导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深入挖掘,充分发挥人才、文化、典型等资源优势,浑南区探索形成一个场所、两个热线、三个平台、四个法庭、五个团队、六个环节、七个制度、八个内容的“八有”建设模式,沈河区重点提升评理说事工作的文化品位,法库县着力放大“王公正”调解品牌效应,突显乡村特点,“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兼具“沈阳标准”和区位特色,实现内涵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沈阳市司法局还研发“村(居)民评理说事点”信息管理平台,确保点位、信息、要情、案例、数据一键查询、一体管理;通过与公共法律服务及公安局、民政局网格管理平台对接,进一步形成提前介入、全程跟进、协同合作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方法、新模式。
“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以来,共举办“说事活动日”活动3123场,搜集民情民意4981条;共排查矛盾线索4990条、安全隐患37件,调解矛盾纠纷9111件,调解成功9061件,成功率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