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法院执行局长亲自带头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亲自参与办案,电话对外公布,并24小时开机,保证执行信息畅通。在今年年初,盘锦市集中开展了“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集中攻克了一批执行难题……
多年来,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加强对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的领导,转变工作理念,创新执行机制,强化执行队伍建设,执行结案率逐年提高,从2011年的62%,提高到2015年的89.68%,人民群众满意度和执行公信力不断提升。
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法院执行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盘锦全市两级法院执行局充分发挥执行一体化和执行联动机制作用,共同破解执行难问题。
农历腊月二十八,盘山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宋辉根据沈阳桃仙机场的协查通报,亲自带队在机场截住前往海南的被执行人,当场执结农民工工资40万元,给农民工讨回了血汗钱。农历正月十五阖家团圆的日子,而大洼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明明带领干警清晨5点出发,奔波多地,晚上8点多将规避执行两年的被执行人实施司法拘留。
正是由于执行一线干警披星戴月的辛勤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树立了司法权威,取得了优异成绩。据介绍,在这次2月初开展的为期一个月的专项行动中,全市两级法院执行局共执结案件191件,结案标的额1812万元,司法拘留100人,移送公安机关29人,罚款1人,纳入失信黑名单220人。尤其是盘山县人民法院执行局,通过采取强制报告财产、积极调取财产去向、限制出入境、限制高消费等有力措施全力攻坚破难,共收案196件,结案121件,结案率61%,实际执行率达83%。通过本次专项行动,树立了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资源整合告别单打独斗
几年来,盘锦两级法院按照上级法院的部署和要求,积极与多部门沟通、协商,共享信息资源,共同破解“执行难”顽疾,收到了比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方面是两级法院分别与公安部门沟通,共享人员信息和车辆信息,通过识别和确认这些信息使执行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查扣被执行人的财产及车辆。与公安、检察机关联动,坚决打击妨害公务,非法处置人民法院查封、冻结、扣押的财产,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调解、裁定所确定的义务等行为,同时指导申请执行人运用自诉程序打击拒执行为,对老赖们起到了很大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是与多家机关行政部门共享被执行人的企业登记、住房、土地等财产信息,及时准确地查扣财产。对有能力履行而不主动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全覆盖地纳入“失信黑名单”数据库,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限制市场准入、限制工程招投标等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敦促他们主动履行义务。三年来,盘锦两级法院共罚款9人,上报失信黑名单888人。
执行一体化机制运行评估
谈及今年及今后执行工作的重点,盘锦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搞好执行一体化机制运行的评估,补齐短板,拓展空间,力争年底形成比较成型的成果。”据了解,2017年底,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要将执行一体化机制固化为两级法院的执行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并成为今后的工作常态。同时,建设高标准执行指挥中心,兼具网络查控、远程指挥、网上拍卖等功能,配齐高素质的网络技术应用人才,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推行执行信息公开,保障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处分性的执行裁定书上网率达100%、正确率达100%。
将执行人员按编制配齐配强,逐步探索执行实施权警务化管理模式,真正实现执行实施权和执行异议、复议审理、审查权相分离。深入探索相关部门配合法院开展执行工作的新模式,扩大联动范围,拓展联动深度,真正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行大格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被执行人在贷款、经营等领域实行信用惩戒,加大运用司法拘留、罚款、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强制执行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坚决采取“应纳尽纳”全覆盖纳入黑名单。涉民生案件、医疗事故赔偿案件、农民工工资案件、涉党政机关等特殊主体案件加大执行力度,实现常态化。认真落实《基层法院执行工作考核办法》,坚决遏制不执行、慢执行、乱执行等行为,切实规范执行行为,转变执行作风,盘锦中院对各基层法院执行工作的考评结果报中院党组研究决定后,向当地党委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