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警“当关”守护高墙
都说水火无情。今年入夏以来,我省天气状况经历了暴雨的洗礼,高温的炙烤。面对特殊天气状况,如何保障监所安全稳定成为监狱系统的首要问题。
“水与火之歌”正在唱响。
近日,记者走进抚顺第一监狱、辽阳第二监狱,记录下监狱干警们的工作日常。

抚顺一监表彰抗洪救灾优秀干警
治水篇
抗击暴雨铸就钢铁防线
一场场持续不断的强降雨让抚顺一监的警察职工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由于历史形成的低洼地势,造成雨水倒灌,监院内7个车间被淹,变电所、中心岗配电室告急。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商广山等监狱领导亲临现场靠前指挥,与警察职工一起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挽起的裤腿、湿透的警服共同铸就了一道道钢铁防线。
他们,从各方赶来
“这么大的雨,库房恐怕要进水”。前不久的某个夜晚,九监区二管区的生产副监区长蒋伟在家坐不住了。他马上打电话提醒值班干警赵嘉峰、张恩富到车间进行查看。自己也马上驱车前往监狱。9时20分左右,蒋伟进入监院。不出所料,车间已经进水了,而且积水深达35厘米。此时,唐玉纯副总经理也早已进入监院,正在指挥九监区、三监区的值班干警开展抢险。来不及更换湿透的警服,蒋伟立即投入到组织抢险中。
九监区监区长朱景福得知情况后,迅速开车前往监狱。可是必经之路的新城路、河堤路等都因大雨封闭无法通行。没办法,他从将军桥下摸索前行,用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赶到单位。九监区二管区管教副监区长周洪伟家住新华,得到车间进水的消息,他采用步行这种最原始的方式赶往监狱。雨伞早已失去了作用,十几分钟的路程让他的浑身湿透。
在排水过程中,蒋伟突然发现配电柜的下方水位持续升高,如不采取措施,不但面临设备损坏的危险,而且一旦停电,将给整个抢险过程带来巨大的不便。三位监区领导带领值班警察一面组织排水,一面组织物料转移,40吨集装袋成品和物料直到1点多才全部转移完毕。为了确保车间配电柜的安全,朱景福、蒋伟和周洪伟又带领4名服刑人员一直排水到4点多,最终保住了配电柜。
未雨绸缪打造防汛预案
三监区车间是抚顺一监建成最早的车间之一,已有50多年的历史,内低外高是当时设计的最大缺陷。每当雨季来临,这里都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汛期以来,在监狱主管领导的安排下,监区按照防汛预案提前转移了车间内地势较低处的包装待发的成品机床、电机、配件、油箱等,正是这一举措为监狱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监区还将大门前的防洪沙袋再次进行了加固,又对7台水泵进行了检修,以备不时之需。一切准备就绪,全监区警察职工严阵以待。
20时45分,深入监院查看水情的唐玉纯发现车间开始进水,立即召集值班人员抢险。当天值班的三监区教导员王庆相马上和姜亚路与抽调来的宁忠全在唐玉纯的带领下兵分两路,分别带领服刑人员到机加组装车间和吨袋车间抢险。在机加组装车间,由于地势极低,雨水倒灌,尽管奋战了两个多小时,可是水越排越多,甚至有水流从砖墙的缝隙涌出来。
经过研究,果断下达了停止水泵排水的命令,把人员迅速从这个车间撤离出来。因为水位一直在升高,机械加工车间到处是电线,此时再用电十分容易发生触电危险。在灾害面前,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三监区赵云龙、曾令东、李洪宇、李群、周政等人在得到监区车间进水的通知后,迅速赶到现场,因为机械加工车间的情况已经无法逆转,他们和其他人一起迅速投入到集装袋加工车间的抢险救灾中,将物料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众志成城心系集体
当听到三监区和九监区车间进水的消息,值班干警刘君龙马上想到了一监区的车间地势也很低,尤其是电子线圈一旦遇水将全部报废。听说刘君龙要去查看现场,同住一个寝室的五监区值班干警王殿凯提出要一同前往。
两人穿着背心短裤就来到车间,他们首先将车间门口的防水沙袋加高,尔后又进到车间里边巡视,这一看不得了,暖气管道正在向车间里汩汩流水。车间的地板是保不住了,可是还有那么多的生产物料和成品必须要马上抢救出来。刘君龙马上向值班领导汇报,并迅速到监舍抽调20名服刑人员进行抗洪抢险。
在抢险的过程中,王殿凯没有因为自己不是一监区的干警而置身事外,他与刘君龙一起进行现场的秩序维护,去外监区借水泵,还主动把一部分服刑人员收回监舍。正是刘君龙的及时发现,正是有王殿凯这样好同志一起众志成城,他们一起为监区避免了近40万元的经济损失。
心系集体,拥有大局意识的人还有很多:警务保卫大队大队长刘勇和该大队老警察丁乐昌,在没有领导要求的情况下,主动从家里赶到单位加强大门警力。
抗暑篇
高温坚守,不离不弃
炎炎烈日下,火炉一般的辽阳开启了“烧烤”模式,“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然而这样的天气下,辽阳二监的基层干警们,依然默默坚守在高墙内,饱受着酷暑的“烤验”和汗水的“洗礼”。
记者走进监狱生产现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室外的温度已有35度,而这里却已高达40摄氏度。烈日炙烤着棚顶,人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但对于坚守在一线岗位上的人们而言,这样的感觉,每天都要经历好多次。
干警老王一边整理着自己的着装,一边对记者说:“这样的天气,单穿一件警服是不行的,还得在里面穿件纯棉背心,背心是为了吸汗,不然警服湿了干、干了湿,不仅看着不雅,穿着也很难受。”
警务台上,警惕的眼睛不停地巡视着现场的每一个角落,时刻掌握现场动态;生产车间,大汗淋漓的背影穿梭其中,指导生产劳动、检查产品质量;厂区门前,汗如雨下的身影行走在车上车下、车里车外,仔细检查好几遍之后才肯放行车辆,确保万无一失……150余名监狱警察奋战在全监各个基层岗位上,尽管冒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炙烤,但干警仍然按照要求一丝不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管刚毅的脸庞已充满汗水,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干警挺拔的身姿和严整的警容。为了监管的安全与稳定,大家头顶烈日、汗洒大地、甘愿付出、无怨无悔。
记者手记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正是有他们不平凡的坚守,铸就了高墙内坚如磐石的钢铁防线。警服庄严,因为汗水的浸润而更加湛蓝;警徽闪耀,因为汗水的洗礼而更加夺目!他们经得起烈日的“烤验”,经得起暴雨的打击,更经得起党和人民的考验。
高温、水患的环境下,监狱警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监狱精神;践行着“两学一做”的学习成果;践行着监狱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