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33天坚守筑起“零感染”的铜墙铁壁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李戬 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20-02-26 13:17

          辽宁长安网讯  1月24日,“14+14+14”刷爆“狱警朋友圈”,成为只有沈阳监狱戒毒系统警察才能读懂的一组特殊数字;2月22日,沈阳市司法局监狱戒毒系统又开启了最高警务执勤模式,即在前期封闭执勤28天的基础上,各监所目前在封闭执勤区的封闭执勤民警要继续坚守执勤岗位,直至抗击疫情结束。

  没有手机,不能上网,与外界阻断,与家人隔绝。疫情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监狱戒毒警察,就是在这样极度封闭的状态下,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与考验,尽管在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看不到这群“最美逆行者”的身影,但他们用无声的坚守筑起了一道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护卫着一方安宁。

  据统计,自全面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至今,全市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封闭执勤的监狱戒毒警察共有409人。

  2月25日,记者走近沈阳监狱戒毒民警,聆听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00226082648

  1月下旬,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进入抗击疫情的非常期间。面对汹涌来袭的疫情,沈阳市司法局确立了“宁可范围扩大、不可漏过一个”的疫情排查原则,在监狱戒毒系统持续开展网格式、地毯式排查,坚决防止病毒带入监所。通过查外出经历、查接触对象、查家庭成员、查健康状况等方式,全面彻底排査疫情发生以来所有监所民警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轨迹,追根溯源,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策,更需要有人扛起非常之责。面对不见硝烟的战“疫”,沈阳市康家山监狱副监狱长曲光主动请缨:“我是监狱年龄最大、党龄最长的老民警,作为一名党员,组织需要我,我就要冲锋在前。”17年前那个抗击非典的春天,曲光也是主动请战参加了监狱里的第一批封闭执勤,那时候,他的孩子还很小;17年后的今天,他的老母亲春节前刚做完大手术,他放弃床前尽孝,又一次请战向前。

  1月25日正月初一,曲光除夕值班后下班,当天下午接到监狱关于封闭管理的通知,匆匆收拾了行李,将刚刚做完大手术的母亲托负给亲属。他说:“这场疫情来势汹汹,年轻同事对这次防疫工作的任务了解尚浅,我还是早点到单位提前准备一下吧!”测量体温,消、杀、灭,给服刑人员普及防疫知识,储备防疫物品,关注服刑人员中有无发热情况……收拾行李时,他已将这一件件工作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封闭执勤期间,他坚持每日巡查人员体温检测和场所消杀等情况,掌握干警岗勤状态和服刑人员改造动态,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置,及时向监狱党委汇报沟通工作情况。其间,他还发挥多年监管工作优势,和监区同志沟通思想,交流业务技能,开展谈心谈话,鼓舞干警队伍士气,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截至目前,曲光已在监狱封闭坚守了33天。他说,只要抗击疫情不结束,他就将继续在监狱坚守下去。

  “你现在是在武汉防疫第一线,一定要自己照顾好自己,我等你凯旋!”1月26日晚上8点多,沈阳市东陵监狱的备勤房里,六监区民警薛鹏正在跟第一批参加辽宁援助武汉医疗队的妻子霍焰通话。作为警察,当他接到封闭隔离备勤的指令后,前往监狱指定场所开始封闭隔离备勤,而他的妻子作为医护人员正在湖北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妻子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病二科护士长,作为我省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第一组的护理组长,她承受着巨大的心里压力和繁重的工作强度,我真的担心……”说着说着,这个身材健硕的汉子眼眶有些湿润。

  姜东旭是沈阳市沈新强制隔离戒毒所的青年民警,他的妻子曹拓是辽宁省第二女子监狱的警察。原本就聚少离多的他们,今年春节期间不仅没能在家中团聚,却分别坚守在监狱戒毒系统防控疫情的一线。面对怀有身孕的妻子和接下来连续28天的隔离与封闭执勤,小姜不免心怀愧疚。“老公,没事的,我扛得住!”对丈夫的关心,妻子云淡风轻,她期待着与丈夫共同战胜疫情,凯旋相聚的那一天。

  沈阳市龙山强制隔离戒毒所57岁老民警赵永刚,妻子因病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87岁的老母亲长年因病卧床。在接到封闭执勤的集结令后,他强忍心中的不舍和牵挂之情,联系亲属帮忙照顾母亲和妻子后,毅然报名请求参加封闭执勤。对于赵永刚做出的选择,深明大义的母亲和妻子没有怨言,她们也同样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那就是支持儿子、丈夫,让他安心工作。如今,赵永刚已经在隔离所默默地坚守了33天。他说:“往后的抗击疫情之路不论有多长,我都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一大批监狱戒毒民警的舍小家顾大家的无声坚守,感动了司法系统领导和民警。沈阳市司法局在第一时间帮助在监狱、戒毒所封闭执勤的一线民警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还成立了防疫志愿者队伍,分成若干小组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志愿者们决心与一线封闭执勤共同努力,静候沈城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