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深挖整治和长效常治“两翼齐飞”
——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2345计划”权威解读
本报讯 1月9日,省扫黑办主任(扩大)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今年,我省将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2345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斗争精神,确保深挖整治和长效常治“两翼齐飞”。
那么,何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2345计划”?对此,本报邀请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扫黑办副主任马廷栋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2345计划”进行全面解读。
“1”是指围绕一个目标。2020年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要围绕实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持续健康深入推进。
“2”是指实现两翼发力。两翼即深挖整治、长效常治。深挖整治要决战决胜,坚决把黑恶势力打深打透;长效常治要有力推进,总结成功经验,完善制度机制,巩固发展斗争成果。
“3”是指完善3项机制。一是完善依法办案机制。健全线索核查反馈回应机制,将提级管辖、异地侦办、提前介入等确立为常态化工作机制,健全纪法协同联动机制。二是完善铲除土壤机制。深化服务管理工作,健全基层矛盾化解机制,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规范宣传发动机制,形成全方位发动、全社会参与的导向。三是完善统筹评价机制。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建立科学化、透明化、可预期的考核评价体系。
“4”是指开展4项专项整治。一是重点地区整治。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等高危、复杂地区。密切跟踪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因地制宜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二是重点行业整治。重点整治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流通、自然环保、文化旅游等行业和新兴行业存在的问题。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确保按期整治到位。健全政法机关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将“三书一函”作为行业治乱的切入口,补短板、堵漏洞、强监管,强化以案促改。三是基层建设薄弱环节整治。重点整治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农村宗族派系争斗干扰基层建设、涉黑涉恶势力把持基层政权、基层执法部门失职纵容黑恶滋生等问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一案一整顿、一村一策略,全面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干部,从严把好联审关、任免关、履职关,将村“两委”打造成基层战斗堡垒。四是网络空间整治。把网络空间作为重点领域,推行网上网下一体化打防管控,坚决打击涉互联网黑恶犯罪,推进互联网综合治理体系建设,防止其成为滋生黑恶势力的新温床。
“5”是指推进5项重点工作。一是推进线索核查工作。发挥各级线索核查中心作用,提升线索分析管理能力和战果转化率。开辟好“第二战场”,利用部门优势,深挖余罪漏罪。二是推进案件侦破工作。保持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力度不减、势头不变”,掀起新一轮强大攻势。加强业务指导,提升办案质效,不枉不纵地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以“百日追逃”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在逃人员的追捕力度,尽快完成目标任务。三是推进打“伞”打“财”工作。坚持“四个紧盯”,实施回溯核查、扩线深挖,确保打“伞”务尽。坚持将查扣显性“黑财”和深挖隐形“黑财”相结合,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保护合法财产、合法经营。四是推进督导整改工作。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严肃认真对待整改工作,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倒排工期,对账销号,逐条逐项、逐案逐事抓好整改落实。五是推进队伍建设工作。抓好业务培训,提升一线办案干警准确理解把握扫黑除恶法律政策能力和依法办案水平。加强政法队伍政治轮训、教育整顿、轮岗交流工作,完善政法干警依法履职保护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