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74岁的李云龙跟其他网格长一样顶雨来到社区开党员会。见到记者,李老幽默地介绍自己:“我跟电视剧《亮剑》的主人公同名!”谈到社区,一串数字脱口而出:“77栋楼,6700余户1.5万余人,按党支部划分8个网格,建有10支志愿者队伍、5个爱心帮扶工作室、6支文化体育队伍、2支治安巡逻队……”这位16岁入伍的老侦察兵,对营口市西市区得胜街道红运社区的“平安指数”可谓了然于心,不愧是响当当的网格长。
红运社区的三位网格长,左起依次为邢国志、李云龙、崔承良
是什么力量,让这么多老同志对社区的工作如此“敬业”?
平均年龄70岁的网格长们围住记者唠起家常:“论平安、幸福,我们社区是全国的优秀!这是大家齐心实干出来的,不是花架子。”同为1945年出生的邢国志与李云龙都是老党员,每天来社区“上班打卡”是他们晚年最开心的事。记者问他们图个啥?老哥俩笑曰:“高兴!”李云龙告诉记者,他动迁前住的是营口电火花厂1965年盖的简易宿舍,只有27平方米,低矮简陋,雨季渗水,冬季有煤气中毒的危险……谈及现在的平安幸福生活,网格长崔承良接过话茬儿:“我1951年生人,现在管7幢楼,2008年营口市政府当年动迁、当年回迁,半辈子住棚户盼来新楼房,搬家的那天大家有住进皇宫的感觉,这种幸福是党给的!这份情这辈子忘不了!”
说话间,网格长们越聚越多。正巧66岁的王荣琴向红运社区党委书记郑金令汇报清早巡查小区综治的情况,她风风火火推开门兴奋得像个孩子:“小区都走全了,没有问题!”面对记者的采访,开口便说:“我是退休后2013年在社区入党的新党员!”王荣琴身兼数职——网格长、楼长、慈善义工红运社区分会会长。她走路带风,典型的热心肠,每天一早定点到社区“打卡”。她的丈夫安永满性格与她正相反、不善言谈,是一位干杂修、水暖有名的“万能工”,为了更好服务社区,安永满召集社区里有手艺的退休老伙伴创办了安永满爱心帮扶工作室,他的广告词四个字掷地有声:“随叫随到”。前一天,他刚刚为一位患子宫癌晚期的住户免费修马桶。“原本可以安享晚年,为什么要承担这么多的累活儿?”面对记者的提问,王荣琴说:“现在的好日子是国家给的,我们愿意把社区这个大家庭经营好,做好事是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