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深化政法领域改革进行时】鞍山:“三力”齐发带来满盘新局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齐胜宇 驻鞍山记者 马琳 | 发布时间: 2019-09-09 08:30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来,政法领域改革走过不平凡历程,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政法领域改革已进入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的新阶段,已经从司法体制改革进入到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这不仅仅是阶段的转变、名称的改变,更是改革理念和内涵的重大变化。

  在改革大潮中,全省各级政法部门始终保持改革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密结合实际,推动政法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即日起,本报选取我省部分政法单位深化政法领域改革的经验做法予以刊发,在为政法领域改革鼓与呼的同时,更希望为一些地区、单位提供可参考的样本学习借鉴。

12121221

  “没想到困扰了我们这么多年的垃圾堆,拨打‘8890’一下子就解决了,真是拨拨就灵呀!”8月22日,家住鞍山市铁东区毓恬花园的张海高兴地说。

  作为鞍山政法工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8890”(拨拨就灵)便民服务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赢得了鞍山百姓的信任与支持。

  目前,鞍山市坚决贯彻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在中央和省委改革总体框架下主动探索实践,着力构建顺应法治规律、符合鞍山实际的政法工作新模式,让鞍山市民切实体验到政法工作升级后带来的变化。

  领导力

  强化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

  优化职能配置、强化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构建信访维稳闭环体系……鞍山市委政法委实施机构改革后,承担领导和管理政法、国安、综治、维稳、信访、法学会和群众工作职能,强化了党对政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鞍山市委制定了《政法机关党组织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实施细则》,完善市委常委会定期研究政法工作机制,建立政法系统落实党的决策部署工作制度,今年,鞍山政法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要决策部署117项。

  建立“三级培训”制度,每年举办一次政法领导干部培训班,每年组织两批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政治轮训班,每季度组织综治、维稳、扫黑除恶等领域专项培训,不断提升政治能力和业务水平。

  内应力

  构建新型政法职能体系

  8月26日午饭后,海城市中小镇中小村群众健身广场就热闹起来。健身舞蹈队跳着广场舞,年轻人在篮球场上酣战,年纪稍大点儿的下着棋……

  “以文体活动、弘扬孝德文化促进邻里、家庭和谐,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村民水平,不等矛盾纠纷出现便在源头上有效预防。”中小村党委书记姜永波一语道出中小村社会治理的秘诀。作为“全科网格、全能社工、全民参与”的改革试点,中小村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已经在全国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大会上进行了推广。

  为深化防控体系建设,鞍山规划建设资金4.8亿元,为82个贫困村划拨综治中心建设资金410万元,把“雪亮工程”国家重点支持城市2400万元专项资金下倾基层,将视频联网点位覆盖全市1170个村(社区)。今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下降18.9%,命案发案下降9.1%。

  外延力

  群众获得感切实增强

  鞍山政法工作改革的亮点很多,其核心就是要切实增强公共法律服务为群众带来的获得感。

  1月1日,鞍山市“8890”民生问题大数据平台和政务便民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市行政审批局大厅举行。仪式上,市委书记韩玉起指出,鞍山市“8890”平台的启动运行是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的重大举措,是鞍山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更是关乎人民福祉的一件好事。

  为推动信访维稳关口前移,鞍山市委组建群众工作委员会,将群众办设在市委政法委;组建群众工作服务中心,建成“8890”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优势,聚合各方主体全口径办理群众诉求,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形成了群众工作“源头创稳”、信访工作“化解促稳”、敏感节点“战时保稳”的闭环体系。今年以来,该平台办理群众诉求超过22万件,办结率95%以上,群众满意率86%。

  鞍山市委政法委创新设立了营商环境投诉热线平台,即时协调解决政法领域涉营商环境问题;公安机关建立“互联网+审批服务”平台,实现“最多跑一次”和 “一次不用跑”事项148项;市公证处作为全国首批合作制公证处试点,建立合作制公证机构;市司法局组织521名律师与村(社区)对接,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2018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3454件,化解12841件,化解率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