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丹东市检察机关3名女干警喜获殊荣。丹东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负责人邹慧姝获丹东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宽甸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检察官助理陈曙光和振兴区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负责人李晓菲获丹东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打开邹慧姝2018年的工作日记,满满当当标注着一年来的工作日程安排。为了加强对流动未成年人的特殊、平等司法保护,建立异地协作办案机制;为了让涉罪未成年人真正打开心结,安排亲情会见和亲情通话,并开展心理干预工作;为了增强普法的便捷性和覆盖面,组建“丹东未检法讯传递微信群”,并通过校园广播传递法讯;为了增强校园普法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走进校园自编自演情景剧和儿童自护操;为了提升未检队伍综合素能,举办专题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办理案件、评查案件、组织亲情会见、异地帮教矫正、心理干预、法治进校园、检察开放日......在她一点一滴的努力中,未检工作“帮助、挽救、感化”的核心职能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陈曙光,性格开朗,说起话来诙谐幽默,同事称她是“开心果”。但她办起案子来却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六年来,她办理的公诉案件有500余件,无一错诉、漏诉。干检察工作,这对原本传播专业毕业的陈曙光来说真的是半路出家。为了尽快成为行家里手,她从考进检察院那天起,便捧起法律书籍苦心攻读,拿到了法学学士学位并一次性通过司法考试,由一名公诉新兵逐渐成长为办案尖兵。2018年她在办案审查卷宗时,发现疑点线索,一举成功追诉27名被告人,并均得到有罪判决,追诉人数之多在全地区罕见。2018年7月,她在辽宁省第二届未检业务竞赛中取得“未检业务能手”称号。“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陈曙光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李晓菲,作为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的负责人,在办理案件的同时,她更是扛起责任,挑起大梁。2018年在办理某行政部门怠于履职公益诉讼案中,涉案刑事卷宗十余册,案件证据材料内容庞杂。李晓菲细致审查,针对案件的争议焦点,全面预判,充分准备,出色地完成了审查和出庭支持公益诉讼任务。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十大典型案例”。她办理的凤城某煤矿民间借贷虚假诉讼案,历经三个月,先后十余趟取证,终于找到了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相关证据。该案经丹东市检察院抗诉后,案件已发回法院重审。几年来,她所在的部门提请抗诉案件,上级院支持率百分之百,多件被评为全省精品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