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发展环境最优省”的工作目标。省公安厅党委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要把服务企业、保障民生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研究推出更多的便企惠民举措。具体说,就是在2018年要全力办好十件实事。
公安为企业服务 记者 赵敬东 摄
实事之一:缩短居民身份证制发周期。将目前我省居民身份证制发周期(法定周期不超过60日)邮政速递15个工作日、普通邮寄25个工作日,进一步缩短为邮政速递11个工作日、普通邮寄21个工作日。今年5月底前,通过优化全省制证系统、简化办事流程,不断提高居民身份证办理窗口的服务质量,并加快制证系统升级改造,统筹安排证件生产任务,优化制证生产环节,严格把好证件质量关。
实事之二:优化出入境管理服务。在落实公安部八项出入境便利措施基础上,将公民赴港澳台再次签注制证权下放至县区级公安机关,电子赴港澳台证件再次签注立等可取;扩大外国人服务站建设,为来辽外国人提供签证预约受理、居停留信息登记、法律咨询等服务。
实事之三:开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猎网”行动。严厉打击个人、团伙利用互联网泄露和买卖公民信息犯罪,切实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针对信息服务商开展安全管理集中整治,堵塞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漏洞。
实事之四:提供手机客户端微警务服务。在全省加油站推广应用散装汽油销售实名登记信息管理系统APP,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开通易制毒化学品审批系统手机客户端平台,企业可随时随地提交购买、运输申请,方便企业生产经营。
实事之五:开展保护知名品牌“亮剑2018”行动和食药打假“风雷”行动。健全完善刑事、行政执法衔接协作机制,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和食品药品等领域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为企业和群众营造安全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生活环境。
实事之六:提供优质专业法律服务。省公安厅开通网上受理国家赔偿、行政复议案件渠道;在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实行律师参与接待群众来访工作,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实事之七:严打水资源污染犯罪。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道警长制,开展“清源”专项行动,严打破坏污染水资源特别是水源地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护水资源环境和群众饮水安全。
实事之八:优化特种行业管理服务。旅馆业、典当业、公章刻制业许可审批权下放到县级公安机关,旅馆业、典当业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取消年审制度;对娱乐、印刷、开锁、机修、废旧等行业备案权限下放到派出所。2017年9月30日,省公安厅下发<关于落实公安部《关于深化娱乐服务场所和特种行业治安管理改革进一步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工作意见》的贯彻意见>,要求全省旅馆业、典当业、公章刻制业许可审批权,由市局、县(区)一律下放到县(区)级公安机关。
实事之九:优化交通安全管理服务。公开全省城乡道路所有固定监控抓拍点位等信息,供群众查询、监督。5月底前开通12123交通语音服务,提供查询车辆、驾驶证状态、检车换证时限、违法记分,以及道路交通状况和导航服务;办理车辆、驾驶证等相关业务,预约考试、检车。
实事之十:推行部分工业技改项目消防设计“零审批”承诺制。对火灾危险性小(丁、戊类)的工业企业“零土地”原地技术改造升级项目,实行“先建后备案”,建设单位只需提交严格执行消防设计、施工标准的书面承诺,不再进行消防设计审批。从制度层面上,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节省时间。实行部分工业技改项目消防设计“零审批”承诺制需要具备的条件:第一,工业企业属于丁、戊类生产企业,原有的厂区和建筑物具有合法的手续,属于合法建筑。第二,工业企业升级改造是在原厂区范围内进行,不需要土地和规划审批,即“零土地”。第三,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后,火灾危险性没有改变,仍为丁、戊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