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近日,聋哑人代女士一笔一画地在纸上认真写下这两个字,以此向本溪市平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张丽、法官助理李金霏及特邀调解员刘传江表达诚挚的谢意。
代女士楼上房屋跑水导致家中受损,遂将楼上住户葛某诉至法院。考虑到代女士是聋哑人,张丽指导特邀调解员刘传江全程以手写文字、即时聊天软件为载体进行沟通。
调解过程中,张丽与刘传江一边逐字逐句记录代女士的诉求与顾虑,细致梳理其受损情况与赔偿期望,一边耐心向被告葛某说明代女士的特殊情况与实际困难,在双方之间反复传递意见,协调赔偿方案。
从午后到傍晚,经过数小时的细致沟通与耐心引导,双方终于达成一致:被告葛某一次性向代女士支付赔偿款,代女士则自愿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
调解结束时,代女士通过手写文字一再致谢,桌面上留下厚厚一沓沟通文字材料。
本以为纠纷就此画上句号,不料半个月后,代女士再次来到法院,情绪激动地要求重新调解、审理。
原来,代女士在后续维修房屋时,发现实际费用超出预期,便对此前的调解结果产生异议。张丽第一时间再次接待代女士,依旧以书面形式耐心沟通。
近两个小时里,张丽和刘传江一边结合法律条文细致解释,帮代女士厘清法律边界;一边认真倾听代女士的实际困难,结合当地维修市场行情,为其提供节省开支的合理化建议。最终,代女士通过文字明确表示:“是我自己对维修费用预估不足,理解出现偏差,不再要求重新处理,谢谢你们帮我想办法。”
这起两度调解的邻里纠纷,最终以矛盾化解、精准维权双圆满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