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掰开了 揉碎了 说“电诈” 讲“帮信”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25-10-13 10:04

  本报讯  随着国家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力度的持续增大,诈骗分子的犯罪空间受到强力挤压,其“黑手”开始伸向信息相对闭塞、防范意识较弱的农村地区。

  沈阳市人民检察院派驻康平县的驻村工作队员谢明和丛培泽在走访中发现,最近不少村民因轻信“电诈话术”而蒙受财产损失。更让人着急的是,部分村民或因贪图小利,或因碍于情面,随意出租、出借个人银行卡、电话卡或微信号,在不知不觉中为诈骗犯罪提供了帮助。

  发现苗头后,检察干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场面向广大村民的“电信诈骗与帮信罪”专题普法宣讲活动。

  为确保宣讲效果,他们深入剖析近期高发案例,将诈骗手段归纳整理成“刷单返利”“虚假投资”“养老陷阱”等几种类型,便于村民识别防范。针对村民们普遍陌生的“帮信罪”,他们更是精心挑选多个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深刻剖析其犯罪构成和社会危害,将专业的法律知识转化为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的实用内容。

  活动当日,普法宣讲现场座无虚席。检察干警创新普法形式,通过展示生动的视频短片和直观的图片漫画,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视觉语言。他们操着乡亲们听得懂的乡音土话,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识别诈骗陷阱、遭遇诈骗后如何应对,以及出租出借“两卡”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这种视听结合、以案说法的宣讲方式,让在场的村民听得津津有味,不少老人还认真记下了防骗口诀。

  活动现场的气氛随着村民们的热烈讨论达到高潮。“原来把卡借给别人赚几百块钱也是犯罪啊!以前真不知道,差点犯了糊涂!”“陌生链接不能点,诈骗电话不能信,更不能出租出借银行卡,检察官讲得清楚明白,我们记得牢!”这种互动式的普法方式,让法律知识真正入脑入心,为村民们筑起了一道防范犯罪的坚固防线。

  此次送法下乡活动,是沈阳市检察院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延伸检察服务触角的生动实践,让一颗颗法治种子在村民心里悄悄发芽。当法律真正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它将不再是冰冷的法条,而是热腾腾的烟火气里自然生长出来的规矩。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