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社区矫正大数据筛出弟替兄打卡线索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王平 本报驻丹东记者 王大海 整理 | 发布时间: 2025-09-05 08:44

  核心提示

  今年8月,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在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中,成功发现并监督一起社区矫正脱管案件。

  本案是一件利用大数据模型筛查出的社区矫正脱管案件。社区矫正对象利用与自己长相相似的弟弟替自己通过手机App刷脸打卡,瞒过了监管部门而外出。检察机关办案人发现可疑线索后,与相关部门认真调查核实,发现了事件真相,并制发检察建议,堵住了监管App识别漏洞。

陈昕

  办案人:陈昕

  职务:东港市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

  我通过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发现东港市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张某在今年4月、8月私自外出至大连市、通化市等地,迅速开展调查核实,当我找到有关部门核实张某私自外出的情况时,该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头雾水”,告诉我,张某一直都通过定位手机上的App刷脸打卡,怎么可能脱管外出了呢?我也感到奇怪,难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说起这个张某,他因犯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罪,于2023年11月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于2024年1月15日起在东港市接受社区矫正。

  带着满心疑问,我会同该部门工作人员核实张某的档案、每次打卡记录照片,端倪逐渐显现:一张张照片比对下来,这张某似乎时而胖了些,时而又清瘦些许,再仔细看看,这“一胖一瘦”虽然极为相似,但似乎又不是一个人,而张某又没有双胞胎兄弟。

  检察机关迅速启动核实程序,在比对张某出行住宿信息、请销假记录后,找到张某当面进行谈话,指出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规定的相关后果。张某面对检察机关的证据与政策法律,终于道出了实情。原来张某家中兄弟二人,虽然不是孪生兄弟,但长相却极为相似。成为社区矫正对象后有一次打卡,张某开玩笑地让弟弟用自己的定位手机刷脸打卡,没想到竟然打卡成功了,当时心里就有了利用弟弟替他打卡偷偷外出的想法。没过多久,张某就把手机留给弟弟,让弟弟帮助自己刷脸打卡,自己则身往外地。

  事情真相大白。张某利用手机App漏洞脱管行为增加了社区矫正机关的监管难度,我当场对张某进行了严厉教育,告知其如不遵守社区矫正相关规定,严重者可能撤销缓刑,收监执行。见此严重法律后果,张某表示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绝不再犯。

  日前,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向东港市某部门发出监督意见,认为社区矫正机关应当就张某脱管行为按照社区矫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同时建议该部门对社区矫正工作中使用的App正确率强化核实。该部门收到检察机关建议后,表示完全接受监督意见并予以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