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早八点半,葫芦岛市连山区综治中心的大门刚打开,一位老人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同志,楼上漏水把我家泡了,有人管管不?”不到10分钟,相关单位的驻点干部和工作人员便聚拢了过来,与老人共同讨论解决方案……这种场景,在综治中心几乎天天可见。从“跑断腿”到“一站式”,一个中心悄然地改变着基层治理的方式。
“我们中心立足政法职能,以‘安全’为核心,打造集风险防控、矛盾化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系统性资源整合与功能重构,构建起‘全要素、全链条’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对综治中心的功效,连山区综治中心主任岳静感慨颇深。
“一站式”构建矛盾化解新格局
无差别受理群众来访的咨询引导台整合信访接待、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四大分中心,推动人社、住建、民政等10余个部门常驻轮驻,形成“前台受理、后台联动”的闭环机制,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模式,确保各类苗头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同时,依托覆盖全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综治视联网,支撑远程调解与应急指挥。
去年夏天,沙河营乡村民冯某甲因为邻居堆柴火堵路的事儿要“打官司”。在综治中心,依据“综治牵头、部门联动、源头化解”工作机制,相关部门、乡政府、法院法官和中心调解人员经实地勘察,最后商定了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方案,矛盾在一天内得到圆满解决。
从“纠纷调解”到“心结化解”
“吵死了!”“谁都别想好好活!”……连山区站前街道居民王某某因长期受噪音困扰与邻居岳某某产生纠纷,社区调解10余次未果。综治中心研判发现,王某某经历照料病妻至离世的长期压力,存在心理失衡问题。综治中心遂委派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艳春介入疏导,通过共情沟通引导王某某释放情绪,成功将其心理症结化解。
“化解矛盾,先解心结”——这是连山区综治中心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核心经验。综治中心引入“向日葵幸福教育志愿者团队”,选派75名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深入全区16个乡镇(街道),把公益性心理服务推向基层一线;在民政局设立婚姻调解基地,2024年共接待当事人2000余对,挽救700余个家庭。
多元解纷会诊“疑难杂症”
李某与赵某某经法院调解离婚,但对共同经营的饭店财产分割及债务承担存在重大分歧。二人在婚姻存续期间多次报警并发生肢体冲突,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次生冲突。
综治中心迅速启动协同解纷机制:协调公安部门调取既往报警记录,商请市场监管部门核查饭店工商档案,案件承办法官与专职调解员组成调解小组调解,深入剖析继续诉讼的利弊。
持续不懈的努力终于见效,原告李某逐渐放下抵触情绪,对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有了更客观、理性的认识,心中的郁结也随之化解,最终自愿提交撤诉申请。
从“一站式”服务的高效便捷,到心理疏导的温暖浸润,再到多元解纷的刚柔并济,连山区综治中心构建起“预防—调解—治愈”的全周期治理体系,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