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由好 李丹 姜晓旭 本报记者 冯羽竹 | 发布时间: 2025-07-18 10:13

  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国际商事多元解纷中心调解室里,一场横跨大连与绍兴的企业拉锯战迎来转机。某日资纺织企业负责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我们原以为官司要打很久,没想到能这样快速解决,大家握手言和。”

  近年来,经开区法院积极推进涉外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建设,依托自贸区法庭,于2022年9月30日成立东北首家国际商事多元解纷中心,着力打造诉讼、仲裁、调解相互衔接,公证、外国法查明配套支持的国际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为服务保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动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做出了积极探索,三年间,平台已吸引国内外知名解纷机构入驻,涵盖纠纷解决全要素。2024年,中心高效化解商事纠纷逾1400件,总标的额超15亿元,平均办结周期仅52天,其中超半数案件经由调解高效定分止争,为企业节省下宝贵的时间与资源成本。

  “时限承诺制”的推行,成为疏通全流程堵点的关键钥匙。从材料收转到司法确认、从委托调解到立案审判,每个环节都被纳入精准的时效管理轨道。自贸区法庭成立的专项诉调对接团队,更通过专业化指引确保每一起纠纷“能调尽调、适仲则仲、当诉则诉”。这种灵活机制让陷入涉诉困局的大连某冷链公司获得喘息之机。“多件案件齐发,8000万标的额压得喘不过气。”该公司法务经理坦言,“但中心快速匹配解纷方案,帮我们抢回了复工复产的黄金时间。”最终17件纠纷以调解、仲裁、诉讼多元方式化解,平均用时仅50天。

  通过与权威机构紧密协作,中心已成功借助域外取证查证关键事实,精准适用多部国际商法,让中外当事人权益获得平等高效保护。在一起适用《蒙特利尔公约》的国际航空货运丢失纠纷中,中心促成当事双方当庭履行调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自贸区管委会、公安、检察、市场监管等部门打出组合拳。通过出台联动惩治恶意诉讼规范、建立联席会议机制,2024年累计化解知识产权纠纷106件,系列版权争议通过“调仲审一体化”实质解纷。

  从服务辽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度出发,经开区法院将持续推动“枫桥经验”在国际商事沃土焕发新生,把公平正义的速度、精度与温度,源源不断注入中外市场主体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热切期盼之中。这座一站式解纷平台,正稳步成长为渤海湾畔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