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考放榜,得知自己如愿考上高中的小婷(化名)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丹东中院,将一面锦旗送到民事审判第一庭。锦旗承载着小婷对法官们坚守公平正义的认可。
办案人:康璐
职务: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
“感谢法官阿姨们,中考前收到的公正判决就像一剂定心丸,让我心无杂念,全力以赴奔赴考场。谢谢……谢谢法官阿姨们!”看着小婷绽放的笑脸和眼中闪动的泪光,我们民一庭的法官们都欣慰地笑了……这还得从一件抚养费纠纷案说起。
今年5月中旬,丹东中院审判系统精准识别到小婷与其父亲抚养费纠纷的上诉案件,属于“涉未成年人”案件。立案一庭通过标注“涉少”特征要素,立案后直接推送到专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民一庭。我在审理过程中了解到,小婷是一名即将中考的学生,这件案子成为了孩子心头上的大事。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备考期间的各种花销,小婷都是小心翼翼。她既害怕父亲拖欠抚养费让中考前的学习和生活难以保障,又担心父亲要求降低抚养费、母亲失业会让现在的生活雪上加霜。在了解到小婷即将中考和面对的生活难题后,我们少年案件审判团队对本案立即按下“加速键”,法官助理迅速安排开庭并协助法官做双方调解工作,我与合议庭成员对二审新证据进行认真审查,最终认定小婷父亲在承诺给付抚养费数额后,其经济状况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故在多次调解未果后,作出不支持小婷父亲要求降低抚养费诉讼请求的判决。我们团队争分夺秒,一个月内审结该案,最终在中考前将这份承载着中考学子期盼的判决书送达到了小婷手中,让小婷得以卸下重负,步履坚定地走向青春考场。
小婷的案件并非个例,这样以司法力量守护未成年人向阳成长的事例每一天都在民一庭发生着。丹东中院自探索构建涉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机制以来,始终聚焦未成年人核心需求,将“特殊、优先、双向、全面”的保护理念贯穿于每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始终,以制度化、流程化、常态化的司法保护机制织密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网,让每一名身处困境的少年都能被及时“发现”、精准“护航”、高效“纾困”,以个案保护实现个体保护,以个体保护实现群体保护,以案件保护实现常态保护,最大限度实现司法效能,让法治阳光照亮“丹法·护苗”司法品牌底色。
丹东中院将持续深化“丹法·护苗”品牌建设,不断优化涉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机制,以更敏锐的识别、更高效的响应、更专业的裁判、更温暖的守护,为每一位身处困境的少年撑起法治晴空,让公平正义的光芒照亮他们成长路上的每一个关键路口,坚实守护祖国的未来向阳而生、逐梦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