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善用法理情 解开千千结——记营口市水岸尚品社区党委书记杨忠山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段养彬 本报驻营口记者 齐岚 | 发布时间: 2024-10-11 09:35

  人物简介

  从退役军人到人民调解员,营口市鲅鱼圈区红海街道水岸尚品社区党委书记、社区调委会调解员杨忠山连续10年被鲅鱼圈区司法局评为“基层优秀调解员”,他所在的调解组织2023年被评为“辽宁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人物特点

  “手里攥个冲锋号,随时准备冲锋!”——巧唠家常,化解婆媳矛盾;上门调解,劝解家庭纠纷;调解离婚,兼顾情与法。

  人物心声

  “社区工作错综复杂,群众工作要一锤接着一锤敲,直到钉实钉平!”

杨忠山

  “脾气小一点,理由少一点,行动快一点,胆量大一点,微笑露一点,脑筋活一点,做事多一点,效率高一点,嘴巴甜一点,说话轻一点!”这是杨忠山的“工作经”。45岁的他以其退伍不褪色的工作作风,调解案件共计600余起,成功率达98%以上,成为情暖百姓的一道光。

  创新“五法”

  擦亮人民调解品牌

  20多年以来,杨忠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部队的扎实作风带到本职工作中去,作为新时代的人民调解员,他心里一直装着百姓的冷暖。多年的工作淬炼,杨忠山摸索出一套“工作五法”:对婚姻、家庭纠纷,采用“冷却择机法”;对赡养、抚养家庭纠纷,采用“亲情感化法”;对群诉事件,采用“握手言和法”;对邻里关系纠纷,采用“现场听证法”;对经济、财产纠纷,采用“案例展示法”。

  悉闻居民李某夫妻吵架,杨忠山主动上门劝和,巧逢李妻因误解丈夫有外遇服下安眠药,经抢救李妻出院后,杨忠山二次登门劝和,又逢李某的两个小舅子向李某“问罪”。杨忠山厉声劝阻,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普法教育,一直谈到深夜。李妻的两个弟弟也表示内疚并道歉。事后,杨忠山还帮助李某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李妻逢人就讲:“杨忠山救了我们一家人!”

  “握手言和”

  定分止争有智慧 

  问题出现了,如何能让大家参与度提升呢?杨忠山面对面打通“最后一米”。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做“雷锋式”调解员,如何让群众“得劲儿”?善于思考的杨忠山想到,若能把平日调解人员家庭中的年轻人吸纳进来,队伍瞬间就能成立,“这是个好办法!”当第一时间将消息发出,微信群接龙的人络绎不绝,杨忠山为人民调解群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握手言和群”。

  2023年底,某小区居民代表频繁到社区反映物业种种不作为情况,42人到社区一楼大厅集体反映:“小区路灯不亮!”“楼道里感应灯坏两个月了!”……群众情绪异常激动。杨忠山发现产生矛盾原因在于物业人手不足,没有及时维修,于是联系辖区其它小区物业经理,紧急成立临时维修小队解决居民的燃眉之急,同时,借助社区劳动就业平台发布物业招聘信息,快速招聘合适的物业工作人员。事后,居民对杨忠山竖起大拇指:“岁数不大,真给咱办实事啊!”

  “需求清单”

  转化人民满意清单 

  为探索矛盾调解新方式,杨忠山成立了3个“党员工作室”,形成“党支部+工作室矛盾调解+志愿服务”模式。“工作室”内讨论群众意见建议、调解邻里纠纷,同时开展 “志愿服务活动”,让居民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目前,工作室已吸纳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15人,同时,还吸纳精通家电维修等技能的人员长期进驻,把居民“需求清单”转化为“15分钟便民圈的满意清单”。

  辖区内某小区外居民健身场地被迫进行改造,居民听闻要修建加油站,一大早来到社区,情绪激动……杨忠山到社区看见这么多人,赶紧制止,让大家选派代表协商解决。居民代表说:“这是我们的健身场地,老百姓活动娱乐的地方,建加油站对我们有辐射……”杨忠山了解居民来意,立即协调沟通此事。通过有效沟通及对群众诉求的反馈,最终成功劝阻施工,场地停建。今年3月,辖区居民因为噪音的事争执不休,甚至引发严重冲突。杨忠山得知后,并没有急于介入,而是先静下心来倾听双方的真实诉求,然后以自己的智慧和耐心平息了这场风波。在他的调解下,邻里握手言和,冲突得以圆满解决。事后,两位居民还加入了社区“党员工作室”,共同帮助居民调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