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东港市,海边的码头,渔船进进出出;无际的稻田,一片金黄;城区里车来车往,充满生机。这一切,得益于近年来东港市基层治理取得的新成效。东港市通过精耕社区村屯和谐“责任田”,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基层治理路径,夯实了基层治理“幸福路”。
碧海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隋冰松介绍“七彩网格”
“七彩网格”管理
创建和谐社区
前不久,东港市新兴街道碧海社区居民王大爷对网格支部书记孙夙荣说:“小区广场舞音乐声音太大了,能不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孙夙荣找到广场舞的组织者进行协商,并到王大爷家感受音量大小,在反复三次调试音量后,双方达成了协议,解决了矛盾。
在新兴街道碧海社区办公室,记者看到墙上是小区楼房的分布图,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隋冰松指着分布图介绍,社区将辖区划分18个网格,并用18种颜色绘制“七彩网格”分布图,这样对网格分布一目了然。
在网格明细图上,对62名楼长和237名单元长,以及残疾人、独居老人、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人群进行统一标识和汇总,以便于日常对特殊人员分类管理、精准服务。同时建立一支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
新兴街道政法委员宋春菊向记者讲了一件事:“治安巡逻队”在巡逻中了解到碧海小区一位张姓老人的子女因赡养老人的问题大打出手,社区主动介入,在东港市司法局新兴司法所的协助下,对兄妹二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几次劝说,最终使一家人和睦相处,老人得到妥善照顾。
碧海社区织密“七彩网格”一张网,助推了平安建设“深耕细作”。
“红色物业联盟”
化解居民烦恼
从2021年起,东港市新城街道滨海社区创新搭建红色物业联盟,推行“1+3+6”工作法,将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紧密联系在一起,突出红色物业在基层治理、纠纷化解、隐患排查、服务群众中的前沿阵地作用,如今达到了预期效果。
红色物业联盟打造“1+3+6”工作法:“1”即一个核心,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3”即3项制度,以联席会议、服务群众、矛盾调节3项制度促规范;“6”即6支小区队伍,以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的模式,打开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新路子,实现了城市社区“共治、共建、共管、共享”。
目前,红色物业联盟已覆盖整个社区,解决小区电梯困人、小区路面地砖破损等涉及物业的社区治理难题118件。
林茵国际小区党支部书记、物业公司经理柳庆思说:“有了红色物业联盟,物业不再是‘一言堂’,也不再单打独斗,居民反映问题,我们坐下来商讨,物业解决不了的反映给社区,社区解决不了的,就找相关部门来现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设置“舒心小院”
解决村民实事
在东港市北井子镇新海村有个院落,村里的人们称它为“舒心小院”,它成立于2022年,是集居民议事、纠纷调解于一体的功能性场所。小院内设有4个功能室,分别为炕头警务室、法惠民生调解室、法润乡土调解室、乡贤议事厅。
东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宇向记者介绍,公安民警常驻在炕头警务室,这里不仅可以办理户籍和交管方面业务,而且群众只要走进小院,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调解服务。小院里的法惠民生调解室收集村情民意,受理法律咨询、协调提供法律援助、开展普法宣传等;还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及评理说事工作,发现并处理矛盾隐患,防止矛盾激化。
于宇告诉记者,小院里的乡贤议事厅由村委会牵头邀请老党员、老教师、“法律明白人”等能力强、社会威望高的乡贤代表,发挥他们在群众中的威望,协助镇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力争小事不出村。法润乡土调解室主要开展庭前调解工作,如有需要,东港市法院长山人民法庭工作人员就会来小院协助化解矛盾纠纷。
东港市通过一个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基层治理举措,使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在打造平安东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又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