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需求“双派单” 治理“不落单”——沈阳市于洪区创新治理模式专解百姓急难愁盼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24-06-19 10:04

  什么是“双派单”模式?

  由公安、应急、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梳理“破零”社区(村),安排专业人员下沉协助开展主题活动,全面开展“清零”行动;同时由社区(村)提报需求清单,区里协调多方力量“点对点”“派单”解决,并与“两企三新”党建、在职党员干部等相结合,党员干部参与到所在辖区的志愿服务项目,推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沈新路社区“三零”工作室工作人员在帮居民解难题

沈新路社区“三零”工作室工作人员在帮居民解难题

  “我家单元门的门锁从昨天起就坏了,门关不上,楼里邻居说联系物业了,但现在也没人来修,社区同志,你们帮联系一下物业呗!”6月13日中午,家住沈阳市于洪区迎宾路街道沈新路社区的王阿姨直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三零”工作室,拉着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陈茜茹的手说,“你们把我们当家人,把我们的事当成自家事办,所以习惯了有事就来找你们!”

  “放心吧,王姐,我们这就给物业打电话协调,大热天儿的,有事你直接打电话就行,不用特意跑一趟的。”陈茜茹拉着王阿姨的手笑着说道。

  眼前日常而温馨的一幕,只是于洪区平安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更好发挥‘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工作室作用,不断提升社区(村)平安建设能力水平,我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自身在‘三零’建设过程中的短板弱项,创新实行‘双派单’模式,解决百姓身边事。”沈阳市于洪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垃圾“去根”院里净

  为了让居民生活更安心、舒心、暖心,于洪区迎宾路街道尚东社区依托“三零”工作室,在“周六不打烊”活动中,组织开展了楼道垃圾清理主题活动。

  “我们将尚东社区的4个园区科学划分为12个网格,各组的网格员和专业力量针对楼道堆放垃圾问题进行清理。”尚东社区党委书记潘跃向记者介绍道,“这次整治效果最为显著的是居民方大爷家,他家院内常年堆放垃圾杂物,社区也联合物业公司多次帮助老人清理院内垃圾,但每次清理后不久就又堆了一堆,特别影响邻里和谐。”于是,尚东社区会同区直部门、辖区党员等多方下沉力量,以将心比心的心态共同对老人进行了劝导,最终做通了老人的思想工作,一次性处理了垃圾。

  “院里总算干净了,社区同志,你们好样的!”社区居民李女士对社区工作者们竖起大拇指。

  联合调解化纠纷

  “下水堵了导致一楼返污水,一楼业主就把水阀关了,导致整栋楼都停水了。我们无法解决只能求助‘三零’工作室,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沈新路社区居民李先生感慨地说。

  沈新路社区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建立“社区+N”多方联动的综合调处平台,结合“‘三零’工作室周六不打烊”活动,开展了化解邻里纠纷主题活动。

  “当时,针对李先生反映的问题,我们迎宾路街道、沈新路社区、派出所及物业共同组织召开了联调联处会议。”迎宾路街道沈新路社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我们通过分析责任、讲情评理、研究赔偿,最终使此事得到了圆满解决。”

  据悉,自“周六不打烊”活动开展以来,沈新路社区不断运用“五方”议事及时反馈居民诉求,解决了小区水管堵塞、管线维修、养鸡养犬等治理难题。

  法治引领促平安

  “物业纠纷、房产继承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咨询律师。”于洪区坚持宣传普法“零距离”,与沈阳律师志愿者协会合作建立普法服务站,固化社区法律顾问机制,十余名签约律师轮流坐班,义务为居民服务,提升居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能力。

  “我们还有‘周六不打烊’服务宣讲会,走进小区楼栋、来到群众身边,常态化向社区居民宣讲平安文明社区建设。”于洪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坚持矛盾摸排‘零距离’,织密排查化解网络,对辖区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清扫’,建立居民需求清单和矛盾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定期开展会商研判,全力推动问题解决。”

  “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区直各民生部门下沉人员、辖区党员和志愿者的作用,立足于社区,着眼于居民小区楼宇,让家里事在‘家’里解。”于洪区委常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政法委书记马朋俊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