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以“三治融合”实现“善治共为”——大连金普新区打造地方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任晓霞 | 发布时间: 2024-06-18 09:39

  自治——细化治理单元,配备6500余名网格人员

  德治——街道“以礼治理”新模式正逐渐形成

  法治——全省率先成立了区级基层社会治理指挥调度中心

  自治、德治、法治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近年来,大连金普新区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作用,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调解故事里写满网格事

  心思郁结有人解,邻里矛盾有人疏。说起大连金普新区的调解故事,金湾社区网格长祝瑞伍娓娓道来。

  祝瑞伍讲的这件事,要从2021年4月开始说起。当时,租户黎先生与房东刘先生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但黎先生家里有了困难,心地善良的刘先生就暂缓了房租收缴。到了今年1月,房东得知黎先生在做小生意,生活有了起色,就要求黎先生归还房租,黎先生仍然表示没有钱偿还。房东觉得给了黎先生近3年的缓和时间还不归还房租,再这样下去,要将黎先生的房子收回,双方几次发生较为激烈的言语冲突。

  后来,刘先生实在没办法找到了社区,寻求解决之法。

  网格长祝瑞伍得知情况后立即展开调解,经过“背对背”耐心劝解,黎先生答应在规定时限内偿还所欠房租34500元,双方还在社区的帮助下重新拟定了承诺书和协议书。这起租房纠纷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像这样的调解,是金普新区6500余名网格人员的日常剪影。近年来,金普新区深化网格建设,加强网格队伍建设,切实把调解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取得良好效果。

  “礼”是破解基层治理的钥匙

  金普新区湾里街道把“礼”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文化钥匙,以“各个有礼、彼此信任、互相服务、共建和谐”为突破口,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解决“老小旧远”“急难愁盼”,具有街道特色的“以礼治理”新模式正逐渐形成。

  在城志社区党建阵地,社区党委书记定期为党员群众进行红色宣讲;在青馨社区吉成面塑民俗文化馆,非遗传承人刘吉程手把手讲授面塑技艺;宜宁社区创办文化大院弘扬民间艺术……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湾里居民礼湾里”主题活动遍地开花,“湾里居民”已经成为湾里人的专属名片。

  在街道的新媒体直播间,“人大代表进家站”栏目对群众提出的落户上学、医疗报销、遗嘱公证等问题进行解答,首次开播累计观看就达到1.5万人次。“两代表一委员”走进直播间倾听民声、收集民意、了解民情,现场回应道路维修、绿化养护、噪音处理等群众关心的问题。直播待岗招聘会深入企业一线,实地探访招工岗位和招工待遇……直面群众,播出民意,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儿上。

  法治思维赢得“事心双解”

  2023年7月,某社区网格员反馈其辖区内居民韩某与前妻发生婚恋家庭矛盾,并有过激言论。基层治理中心通过智慧平台的矛排系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向金普新区党工委政法委报告情况,党工委政法委立即组织公安、司法、妇联、所在街道在指挥中心召开协调会,研究防范化解方案。

  方案拟定,各单位结合职能迅速开展工作,一方面加强韩某孩子所在学校附近安防工作,邀请专业人民调解员和律师协助做好各方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属地街道、社区和派出所及时掌握韩某动向,多次赴韩某老家做其家属思想工作,一同劝导其平复情绪。

  社区网格长在充分了解韩某情况后,制定心理疏导方案,在其生日那天为他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看到生日蛋糕及贺卡后韩某大受触动,泪流满面,一直极端愤怒的情绪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在劝导下,韩某有了巨大转变,隐患最终得以化解。

  坚持法治思维,提升司法温度,让每一起矛盾隐患都能“事心双解”。金普新区于2022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区级基层社会治理指挥调度中心,专职负责基层社会治理指挥调度。中心整合一站式矛盾纠纷解决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诉调对接中心资源,充分发挥公安行政调解、法院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作用,有效推动辖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