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这里的大门常打开——辽河人民法院欢喜岭法庭“随时来立即办”便民见实效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记者 孙硕辰 | 发布时间: 2023-11-16 10:01

  “这是法庭的诉讼服务中心,目前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自助化……”前不久,辽河油田欢喜岭第一初级中学一年级40余名新生走进辽河人民法院欢喜岭人民法庭,在法庭负责人王小卫带领下参观了全新的诉讼服务中心,各类现代化的诉讼服务设施让同学们兴奋不已。

欢喜岭法庭负责人王小卫(左二)调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欢喜岭法庭负责人王小卫(左二)调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织密保护网

  护航青少年成长

  “死刑立即执行是怎么立即执行的?”“盗窃几十元构成犯罪吗?”“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纷纷提出各类疑问。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法官鼓励同学们自己回答,随后对问题和回答逐一认真讲解评判,并给一位表现突出的同学送上了一份纪念品,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同学们提问更积极了、回答更热烈了。

  “我立志长大后做一名法官!”“我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学习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留言本上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开展现场法治教学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沉浸式体验司法工作,能够更好地培养同学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思维。”带队老师总结道。

  欢喜岭法庭开展“强基工程”以来,司法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开展的法庭开放日活动和青少年进法庭活动,更是将基层法治文化厚植于同学们心中。

  把准法治尺度

  彰显为民温度

  小梅(化名)因故向小禾(化名)借款4万余元,却迟迟没有还款,小禾无奈之下只得向欢喜岭法庭提起诉讼,要求小梅还款。

  在征得小禾的同意后,法庭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在电话通知小梅时,小梅流露出消极情绪。虽然每天都有很多案子在办理,但每一个当事人都被欢喜岭法庭干警们放在心上,不忽视原、被告任何一方,是法庭办案的标尺。

  经过多番了解,王小卫得知小梅刚刚失业,又深陷网贷泥潭,生活愈发不如意,甚至在生活中也出现了情绪异常、激动崩溃的情况,对法庭工作更是极度抗拒,表现出极度悲观的人生态度。

  本着案情就是命令,风险就是责任的认识,欢喜岭法庭全员动员,轮流上阵,全力以赴做小梅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其建立生活信心,助其端正人生态度。

  一个星期30余通电话,未见其人,已结其案,在一直未见到小梅本人的情况下,促成案件成功调解和自动履行。

  想办法出点子

  抓落实求实效

  2023年5月29日中午时分,欢喜岭法庭干警进入餐厅,正准备用午餐,法庭大门外突然传来争吵声,值班人员报告,有当事人互相拉扯而来,王小卫忙放下碗筷,迎向当事人询问来意。

  法庭“午休法庭”应急机制立即触发自动启动,保安、辅警、法官助理、法官立即中止用餐各自进入工作岗位。

  “法官,您得帮我们解决问题,欠债人终于被我逮到了……”

  “什么叫逮到了?你有什么资格逮人?”

  眼见双方争论不休却捋不出头绪,王小卫马上劝导道:“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让我知道问题是什么,一个一个说可以吗?”

  双方终于安静下来,案件缘由也逐步摊开。原来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借款金额不大,年限却不短,被告逃避债务躲着,既不还钱又不见人。这天中午,原告的侄女去银行办事偶然碰见被告,随即通知原告到场,拉扯着被告一路争吵到法庭,请求法庭给予处理。

  原告是一位年届古稀的老人,被告是位产后不久的女士,双方身体状况都不太好。听了案情的王小卫先是安抚双方情绪,然后向双方释明可调解或诉讼处理。

  “王法官,我当前经济的确有些困难,希望能宽限一段时间。”被告说道。

  “不行,你一直逃避还债,今天一定要一次性解决完。”原告说。

  “鉴于你们双方对借款事实没有异议,我想还是沟通一下,能调解是最好。”王小卫说道。针对双方争议,王小卫一边耐心做调解工作,一边安排立案人员立即根据实际情况办理口头立案登记。

  半个小时后,经过全体干警的通力配合,案件顺利调解结案并当场向双方出具调解书。从接待到调解,再从口头立案登记到出具调解书结案,仅用时半小时。

  正是秉持着这种“法庭的大门常打开”和“随时来立即办”“努力调”的工作态度,欢喜岭法庭经过五化达标建设和参与示范人民法庭申报工作,全面转变工作作风,有效地促进了审判质效的全面提升。

  今年以来,欢喜岭法庭的旧存案件同比下降60%,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1.93%,结案率同比提升4.21%。审判质效指标全部运行良好,审限内结案率、审限变更率、平均结案时间更是优于合理区间。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