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法治思想,其中一些原创性论断和理论闪耀着国际法治思想之光,涉及国际法原则、理念及国内国际法治等内容。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习近平法治思想继承并发扬了党和国家建设发展中的集体智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样是其国际法治思想的基本原则。对于如何更好地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坚持”:一是坚持主权平等,二是坚持共同安全,三是坚持共同发展,四是坚持合作共赢,五是坚持包容互鉴,六是坚持公平正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
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在世界人民面前表现的大国担当,更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出的中国方案。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工作布局的要求,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面向。
加强国际法治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新形势下加强涉外法律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国际视野和使命担当。具体要求做好以下国际法治工作:加快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善于在涉外事务处理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强化涉外法律服务;努力加强国际法治合作;积极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统筹推进内外法治促进两者的良性互动。
总之,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国际法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指针,亦代表中国对现代世界国际法理论的贡献,并将继续推动中国对国际法治、全球治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社会治理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