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大黄”调解有妙招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白国军 通讯员 薛峰 | 发布时间: 2016-08-01 10:33
  “虽说我退休了,可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干了三十多年调解工作,闲不下来,老百姓也的确需要我。”用标准大连话说出这些大实话的人叫黄丽华,可如果你在西岗区站北街道,就必须得叫她“大黄”,这是老百姓多年来对她的称呼,其中夹杂着满满的信任。2010年11月,以站北街道原综治办副主任、优秀调解员黄丽华命名的“大黄调解工作室”正式成立,在长达三十年的工作过程中,她见证了市、区综治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每年经她调解的事情超百件,她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街道的各个角落,让一个调解室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清晨7点半,“大黄”便会来到站北街道,开始一天的工作,这要比街道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早出不少。为了方便丈夫和孩子生活,“大黄”几年前将家安在了甘井子区,每天早晨5点起床,6点出门,由于调解工作时常需要在相关人员下班后才能进行,丈夫和孩子时常只能在晚上八九点才能见到“大黄”。
 
  作为调解员,“大黄”曾经用真情的话语挽救了准备跳楼轻生的青年;曾经据理力争,为300多名破产企业的员工争回了取暖费、养老金等应有的权益;她曾经通过多次与厂方交涉并多方协调,费尽周折,为多名无助的外来打工青年要回了所欠的上万元工资和工伤赔偿;为多名打工者索回被老板扣押的身份证和押金,打工仔、打工妹的父母们从千里之外写信、打电话到街道,表达了不尽的感激。她平静地说:“这是应该做的,年轻人打工不容易,政府是他们的依靠。”
 
  在站北街道办事处的二楼,“大黄调解工作室”处于一个并不显眼的位置,除了简单的桌椅,“大黄”的办公桌摆满了相关法律书籍和一台电脑。闲下来的时候,“大黄”会习惯性地补习相关法律知识,为日后调解工作所用。就在去年,“大黄”被一位80多岁的老人“缠住”了。
 
  “大黄”回忆,这位老人为了房屋产权的问题犯了愁,在找到“大黄”之前,也去过律师事务所,掏了几百元的咨询费,却更迷糊了。初见“大黄”,老人也是将信将疑。“我可以理解老人的担忧,律师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能解决?”“大黄”笑着说道。
 
  在听完老人的叙述后,“大黄”先记下了老人的电话和住址便让老人回家等信,自己闷头查资料,将相关法律和老人的实际情况做了结合。次日,她上门为老人讲解相关法律常识,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消除了老人的忧虑。
 
  几日后的午饭时间,老人带着邻居再次拜访“大黄”,并向邻居介绍说:“这就是帮我解决问题的黄律师,不花钱的,还能听懂。”日复一日,连她自己都记不得自己调解了多少事,在她看来,最关键的永远都是“下一个”。
 
  一年多前,“大黄”为自己添置了一款智能手机,并让孩子教她如何使用微信等新型沟通手段。如今,她仍旧热衷面对面的调解工作,时常也会发出一条条微信,将自己的调解工作干出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