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社区“小网格” 积小安成大安
阜新市海州区委政法委为网格管理注入新活力
众人齐动手,建设美好社区环境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社会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好综治小网格的作用,全心服务群众、积极引领群众,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是做好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关键。
阜新市海州区委政法委以“枫桥经验”为示范引领,以服务群众为主责主线,精耕细作综治“小网格”,守护社会大平安。
2015年年初,海州区西山街道双跃社区党支部书记白金霞到社区工作后,第一时间将社区的6个网格进行了细化,设立网格加专项分片管理责任分工体系,并制作成册张贴公示。其中第一网格以服务群众为先锋,成立党员物业服务队,解决社区因无物业管理所造成的困扰。白金霞介绍,当初设置第一网格时就想到了网格长的人选王志德。
家住双跃社区的王志德今年65岁,早在2005年,王志德就已经开始为社区群众做好事、解难题,提起王志德,刘大爷竖起大拇指。“有一天下水道堵得死死的,返出路面的脏水臭气熏天。王志德带着两个老哥们儿,用竹竿和耙子把堵住下水管道的脏物掏出来,浑身都沾满污物,我们看了都心疼,老王真是个好人!”刘大爷说。
“他们说的这些话让我很暖心,也很骄傲,我虽然退休了,但不代表我不能干事情,有了咱们这些邻居的认可,我干什么活儿都有劲儿。”王志德告诉记者。
白金霞说,党员物业服务队成立之后,社区里的居民算是安下了心,遇到房屋漏水、管道破裂等情况,大家第一时间联系到社区。“群众的困难细小而繁多,解决了这些事儿,让群众舒了心,基层矛盾自然迎刃而解了。”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是网格的重要功能之一。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如果不及时化解,也会酿成大隐患。海州区新兴街道爱国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员和居民们较为熟悉的优势,让网格员成为邻里关系的“润滑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
张莹是爱国社区党支部书记,在社区工作11年的经验让她成为化解社区矛盾纠纷的“多面手”。“邻居之间常常会因为占用楼道、噪音扰邻、土地纠纷等问题发生口角,有的甚至大打出手,如果网格员能及时介入化解问题,就能避免发生更大的矛盾。”张莹告诉记者,以小安积大安,就是社区网格员工作最大的意义。
海州区委政法委在建设“网格”之初,按照动态调整、精细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在双跃社区将社会治理工作向商铺延伸。考虑到居民住户和商铺的性质不同,原本以楼栋为依托建立了6个网格,在小吃一条街和广告一条街又分别成立了2专属网格,实现了网格服务管理全覆盖。
海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庆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格化管理作为创新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贵在长效,不能一阵紧、一阵松,要将网格化管理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长效机制。“我们在工作中挖掘亮点、打造特色、树立标杆,为网格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区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