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丹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按照市局党委提出的“严、实、新、快、深、高、细”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安边、惠民、利企、强警”新战略,以“保安全、保畅通、重服务、重宣传、优待警、严治警”为总目标,努力实现“交通更安全、道路更畅通、群众更满意”。2018年,丹东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综合排名全省第一,丹东市公安局党委对交通管理工作充分认可,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
巡逻
丹东是著名且美丽的边境旅游城市,吸引着海内外的无数游客。这里人多车多,年节时候,主要街路和景区的车辆更是川流不息。但当你走进这座城市,在街头看到的却是交通井然有序的画面,交通管理成了这个城市的靓丽名片之一,名片制作人就是丹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保安全、保畅通” 改革勤务 亮点纷呈
农历正月初一8时许,从铁路丹东站陆续走出大量游客。站前的十纬路直通鸭绿江断桥景区,车流量很大。但是,当行人走上斑马线,各种车辆都会自觉停下来,等行人通过马路再前行。执勤的交警也会根据车流的情况指挥车辆通行,交通秩序井然。
“为了营造更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从严整治交通秩序已是常态。经各部门共同努力,在广大市民积极配合下,我市机动车驾驶人对于机动车礼让行人有了更深的认识。”丹东交警支队支队长张焱告诉记者。2018年,丹东交警支队与有关部门配合,按照市局党委“在岗一分钟,管事六十秒”的工作要求,开展了人行道、自行车道整治工作。特别是入冬以来,丹东交警支队严格按照市局党委提出的“打造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声势最大、效果最佳”工作目标,开展“压事故、保安全”冬季交通秩序大整治“蓝剑”行动,有力地维护了丹东市冬季道路交通秩序。
丹东交警支队对事故多发的风险点提升监管标准、加强防护措施,大幅降低风险水平,交通事故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
丹东交警支队警务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去年成立了蓝剑骑警大队,充分发挥摩托车机动灵活的特性,快速处置市区道路突发情况。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大队快速出警能力,事故处理工作全部下放到辖区6个外勤大队,最大限度发挥辖区大队民警就近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职能,真正实现“一警多能”效果,事故出警时间由原来的16.5分钟缩短到目前的5.4分钟。
2018年6月,丹东交警支队振安二大队就借助属地优势迅速破获了一起交通肇事伤人逃逸案件。6月10日11时许,二大队接到群众报警称一男子驾驶电动三轮车在经山街九水峡市场附近将人撞伤后逃逸。大队办案民警经过排查,在一家商店通过监控录像找到了该男子的踪迹,随后把影像资料分发给各村的包管民警并发到“农村交通安全宣传”等几个微信群内,发动群众帮助排查肇事者。6月18日,民警获得线索,随后在套里村将肇事者抓获。
乱停车是交通顽疾,丹东交警支队大力推行在城区非主要干道上按照总量控制、适度从紧的原则,采取限制允许停车时段和规定停车起止段的方式设置机动车路内临时停放段241处,全年共施划新增停车泊位9218个,取缔旧车位2135个。交警支队的这一做法及申报材料作为优秀模板在全省推广学习。
丹东交警支队在丹东市公安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强力推进公安交通智能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和多功能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了 “市区一张大网、出城三道防线”的布局五大亮点,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时监控记录处罚,极大消除了交通隐患。
指挥
“重服务、重宣传” 创新理念 多措并举
2018年5月24日,丹东交警支队考试中心副主任东海、民警张树昱和王宁等一行人驱车100多公里来到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钟家堡村,对广大村民进行安全文明驾驶宣传教育;对符合年龄、身体条件标准,想要考取摩托车驾驶证的村民进行登记,并按照摩托车驾驶证考试流程先后组织村民进行了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考试。村民老张和几个参加了考试的村民感慨地说:“如果自己去县里报名考试,得走六七十公里的路,万一差点什么手续,大老远地就白跑了,真去不起啊!”丹东交警支队考试中心的这项工作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村民办事难、办证难的问题,不仅避免了群众办理驾驶证来回奔波,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广大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东海告诉记者,钟家堡村是一个贫困村,过去村民经常无证驾驶摩托车,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极其淡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丹东交警支队考试中心先后派出考试员4次深入该村宣传交通法规、组织驾驶证考试,截止到目前,该村有考取摩托车驾驶证意向的51名村民已经全部通过考试,取得了摩托车驾驶证。村民交通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得以转变。
交警支队深入推进“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2018年,设立双休日无休服务窗口、启动延时服务机制,周一至周五,所有服务大厅中午不休息,工作人员倒班吃饭;全面实现补、换领驾驶证即办即领,初学、增驾业务、机动车号牌现场制作当日发放;车管所窗口业务办理增加了电子收费功能,实现了银联、微信、支付宝支付,车购税信息也实现联网共享。
为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丹东交警支队不断推出新举措。交警支队出台了《丹东市公安交警支队服务营商企业十条新举措》,并将落实省公安厅75项新举措、“最多跑一次”86项、“一次不用跑”11项、 “服务辽宁振兴发展做最优营商环境建设先行者”十项举措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交警支队已与180多家企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为企业、群众解决了一大批实际困难。
丹东交警支队的服务窗口设置了“综合导办区”“互联网业务体验区”“交警业务自助办理区”“业务办理区”“便民休闲区”以及“交通安全宣传区”几大区域,实行星级服务管理。“互联网业务体验区”增设了邮政窗口,将“警邮结合”引入百姓生活,老百姓通过互联网申请、后台审核、牌证邮寄送达的方式即可实现部分车驾管业务的网上办、掌上办,“高效、便捷”的服务理念在车辆管理所业务大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业务大厅全年受理车辆注册转移等业务达到10.7万笔,办理车辆查验4.6万台次,审核机动车安检业务21.8万笔,2018年,共核发驾驶证34507个。
一年来,丹东交警支队组织民警进学校、企业、社区、家庭开展宣传活动、上交通安全课,为全市中小学生制作笑脸反光贴4.5万个,发放反光背心10320个,发放各种宣传材料12万份,利用各种传统媒体、短信、网站、微博、微信、QQ群以及出租车和街头、路边LED显示屏发布交通提示信息60多万条(次)。
“优待警、严治警” 强警战略 成效显著
“在市局党委的支持下,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逐步推进。”丹东交警支队政委赵复军说。丹东交警支队将所有部门的公示板、公示卡、胸卡、岗位牌等全部更换为统一样式,尤其为各窗口部门配备、增设了各种齐全的便民服务设施,对各窗口为群众服务的民警、辅警和工作人员分批次进行了全面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窗口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
交警支队编排、修改了《公安交警执法手册》,并印刷1200册及时发放到全地区交通民警手中,采取以会代课、专项培训和法院旁听等多种培训方式,先后开展了20次执法培训,进一步强化全市交警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执行执法程序规定,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全市交警执法水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去年投资58万元购置了250套执法记录仪,实现了所有执勤执法人员配齐配全。依据丹东市公安局强警战略方案,支队制定出台了《丹东交警支队队伍建设强警战略实施细则》,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主题党日活动,让“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更加深入警心,组织开展了规范执法、武力使用教官系列培训活动,组织全警共1200余人次参加培训,立足岗位走访、帮助营商企业140余家,收到锦旗、表扬信90件,组织召开警民恳谈会,群众满意率100%。
交警支队在从严治警的同时把从优待警落实在行动上,保障民警的合法权益,一年来,慰问特困、患病民警、辅警100人次,办理工伤手续15人次。
行路平安、办事顺心、群众满意,这是丹东交警支队交通管理成果的写照。丹东交警支队表示,今年1月,丹东市公安局党委号召全市公安机关开展“讲忠诚、讲奉献、讲担当,爱党、爱人民、爱岗位”主题实践活动,丹东交警支队将以此为契机,为振兴丹东、推动平安丹东建设继续发挥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