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辽阳县城53公里的大山里,有一座花园式法庭——辽阳县人民法院河栏法庭,这是辽阳市最远的法庭,扎根在山区里,也是当地村民最信任的法庭,有大事小情都来这里唠一唠。
河栏法庭庭长唐守岩是村民心目中的“村民法官”,他在这里工作8年,看着所管辖地区从民俗管村到依法治村。因为地处偏远,河栏法庭所管辖的地区村民对法律认识不足,只信民俗不信法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有时候处理事情的方式与法律相违背。
如今,村民对法庭非常信任,遇到麻烦事第一时间来法庭,记者就正好赶上村民来咨询,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面对村民的不理解,法庭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并且向村民普及了土地承包法。
“870多平方公里,一个沟一个汊住的,都是老百姓。”这是唐守岩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经常告诉河栏法庭的工作人员:“基层法庭管的是小事,是筷子和碗之间的事情。”河栏法庭工作人员少,一年要办200多件案子,大多数案子都在田间地头,工作人员长期入村办案,除了要了解当事人的想法外,还要对山区的村民进行普法,让村民感受公平正义。
在今年寒岭镇灯岫线动迁过程中,有一位村民去世了,如果动迁他留下的房屋,就要征得这位村民的7个子女的同意,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前期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都调解无果。了解情况后,唐守岩亲自带队前往本溪、通辽等地,逐一到7个子女家中走访,依法依理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周后,7个子女终于同意对房屋进行让道拆除。
在开展“五包五促”工作中,河栏法庭工作队包促的河栏镇稠林村,今年7月的一场暴雨将原本就坑洼不平的主村路彻底冲毁,工作队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用时18天,修建了2.3公里的柏油路面和7公里的砂石路,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
一直以来,河栏法庭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发挥调解作用,尽量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开展“人民调解日”工作以来,每月第一个星期五都积极配合辖区3个乡镇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此外,河栏法庭还为辖区经济发展提供司法服务。通过对辖区经济纠纷发生情况的研判,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同时注重提炼辖区内案件的矛盾与问题,向辖区党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议,把矛盾化解在一线,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