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新作为·新实践】多用“口头语” 农民听得懂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杨洋 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17-12-06 08:52
  “今天给大家推送的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土地承包关系的解读,请各村党支部书记转发到村里的微信群……”这是11月27日开原市庆云堡镇宣传委员董立莉为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准备的宣讲内容。
 
  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广大干部群众能听懂、能领会、可落实,董立莉没少花心思。“党的十九大期间,我一直在村屯和农户家中与他们共同收听收看大会的相关报道。”董立莉在与他们的交谈中,逐步了解了农民群众对报告有哪些关注点,再针对他们的需求调整自己的宣讲内容,把“要听啥”和“需讲啥”相结合,让广大农户感受到理论的可亲可近、可学可用。
 
  只有学懂了、弄通了,才能讲出来。董立莉通过反复学报告原文,不断理解和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从而为宣讲工作做好政治积累和理论积累。她还创新工作方法,组建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微信群,每天发布一条关于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解释和论述,再由各村党支部书记转发到村里的微信群,这样干部群众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去学习,真正把党的精神和政策传达到群众中去。对于一些行动不方便的老党员和有需求的群众,董立莉坚持到他们家中去宣讲,把“书面语”转化为“口头语”,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真正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落到实处。
 
  在宣讲中,农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是董立莉主要面对的两类宣讲群体,针对不同的群体,董立莉的宣讲内容也有所侧重。
 
  在对农村党员干部宣讲时,主要讲理论性、政策性的问题。董立莉说:“当有些干部群众问农村未来发展有何导向时,我就重点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部分,因为党员干部在农村未来发展中将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所以要想农村发展好,农村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好,才能带领广大群众实施乡村振兴这一目标。”而面对广大群众时,她则重点从农村未来如何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几大特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方面讲起。当有农民问起土地承包、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保等民生问题时,她都会按照报告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答疑解惑,切实将党的政策理论传达给广大群众,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