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智慧法院之沈河实践系列报道(二)让司法公正以看得见的方式“兑现”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高璇/本报记者 关月 文 本报记者 赵敬东 摄 | 发布时间: 2017-11-24 10:57
  “公平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
 
  近年来,司法公开不仅成了人民法院全力推进的一项工作,也成了社会各界的一个“热词”。
 
  据了解,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在智慧法院的建设中积极探索司法公开新途径,年初至今,613件案件进行了庭审直播、11832份裁判文书在网上公开⋯⋯司法公开进一步得到深化,极大地促进了公正、高效、廉洁司法。
 
  信息化建设为司法公开打开了一扇窗,让公平正义的天空更加透亮。


法庭内外同步直播

  法庭外墙上能看到庭审直播
  时间:11月22日9时30分
  地点:沈阳市沈河区法院第八法庭
 
  “原告对以上宣布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以及诉讼权利、义务是否听清了?”
 
  “听清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之规定,现在进行法庭调查。首先由原告陈述起诉的请求、事实和理由⋯⋯”
 
  在沈河区法院第八法庭的门外,记者看到了这样的一幕:由一名审判长、两名人民陪审员组成的合议庭正在开庭审理沈阳一家公司诉沈阳某有限公司、吴某某的购销合同纠纷案。
 
  在门外是怎么看到的?答案就是法庭外墙上鞋盒大小的电子屏幕,上面不但显示了法官、书记员姓名和原、被告的基本信息,还同步直播庭内的审理过程。整个走廊里,还有几位像记者一样对这个新兴事物好奇的当事人,双眼紧盯着电子屏幕,对案件的审理极为关心。
 
  “这个门是怎么开的?”记者正欲进庭旁听,却发现推不动法庭大门,“庭审期间这个门是锁死的,除了使用这个法庭的法官、书记员可以用门卡开启,不然只能从里面开门。”一位巡逻的法警说,整个审判区域的法庭都使用了电子门锁,就是为了保证法庭的威严性。“不能在开庭的时候陌生人说进去就进去,打扰庭审。”
 
  据了解,沈河区法院在新的审判综合楼内已建成34个数字高清科技审判法庭。科技法庭具有公示开庭公告、案件排期、庭审管理、统计分析、远程提讯、同步录音录像等功能,能够客观、全面、清晰地记载庭审活动,可长期保存庭审过程的原始资料。“当事人可以自带电脑举证,引用网上证据,法庭具备支持多媒体展示证据的功能。庭审后还可以点播文件进行智能分析,可以更好地提升审判质量。”提到科技法庭的好处,民三庭法官张力如数家珍,“新法庭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注入了丰富的科技含量,庭审过程不但公开、公正、透明,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因素对庭审活动的限制。”
 
  从2013年6月5日沈河区法院民四庭首次利用网络直播公开审理原告张某诉被告某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一案,到今年11月23日民六庭审理的周某某诉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保险缴费纠纷一案,沈河区法院对庭审网络直播工作坚持常态化,加大科技投入,“现在使用科技法庭,互联网直播案件可直接推送至中国庭审公开网,从年初到现在,我们法院已经庭审直播了613件案件。”该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艾岚介绍说,从“现场正义”到“可视正义”,真正实现了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
 
  每一份裁判文书都要上网
  时间:11月22日10时30分
  地点:沈阳市沈河区法院民五庭办公室
 
  走进民五庭办公室,只听见键盘“噼啪”的响声。“本院认为,原告申请撤诉意思表示真实、理由正当,应予准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之规定,裁定如下⋯⋯”原来,民五庭副庭长唐卫正在写一份民事裁定书,交谈中记者得知,根据规定,这份裁定书当天就要上传。
 
  裁判文书是案件审理的最终产品,一个案件判得对不对,是否体现公平正义,看裁判文书便能得出大致判断。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在服务群众、法律工作者和法学研究等多个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该举措还构建了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倒逼法官提升司法能力,将廉洁司法、审判责任等工作落到了实处。
 
  “可以这么说,每一次点击,就是一次‘响应’,每一次浏览,就是一次‘检阅’。从2014年1月1日起裁判文书陆续上网,到了今天,我们的每一份判决书都必须要上网,这是‘技术推动法律’的显著效果。”唐卫告诉记者。
 
  据悉,沈河区法院制定了《裁判文书上网公布管理办法》,有效利用文书纠错和上网处理软件,规范文书制作,年初以来,共在网上公开裁判文书11832份。
 
  有目标就有动力,越公开就越自信。
 
  “配齐高科技装备,是形式不是目的。我们就是要通过科学技术提高法官审判能力,提高法庭审判效率,改变当前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境,从而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沈河区法院院长李万涛看来,用信息化助力审判进而提升案件质效是“智慧法院”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