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这家公证处365天无休——记营口市公证处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吕云峰/本报记者 石健 文 本报记者 赵敬东 摄 | 发布时间: 2017-10-18 10:45
15个工作日的业务,翌日可取证;每周增办业务20多件;
为5000多户动迁户办理公证业务;今年参与政府招投标75次。
 
  走进营口市公证处服务大厅,铺着座垫的椅子,温情的冷、热水,雨天免费提供雨伞,叫号机的温柔提示声音,工作人员的现场免费咨询服务,让人备感温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今年3月1日起,公证处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双休日上岗服务,全处工作人员一分为二轮流上班,确保窗口365天“敞开”。开展了错时延时服务,即当事人和企业有需求,在工作日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安排工作人员为当事人提供服务。确保为营商环境做好公证法律服务工作。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营口市公证处为推动营口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竭尽全力,真诚奉献,受到各界的好评。
 

10月9日,营口市公证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办理业务群众
 
  优化营商环境
  公证处一马当先
 
  在公证处,对于商业、企业申请的保全证据、保全行为等方面的公证,只要申请人向公证处提出申请,经过审查,工作人员就会加班加点,保证质量及早完成,让群众满意。
 
  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营口市大型国有企业,常年参加大型国道、省道公路沥青的投标工作。在相关投标工作中,招标方通常需要投标方提供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公证、法定代表人不能亲自到投标现场参与投标的授权委托书公证等。从去年7月开始,该公司多次到公证处申请办理上述公证事项。考虑到招投标在时间上的严格性和文件上的严谨性,公证处在受理该公司的申请后,都是走绿色通道,为其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尤其在办理授权委托书公证的过程中,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由于业务繁忙、时间紧迫等原因有三次无法到公证处办理公证,经济合同科公证员和工作人员不辞辛苦,赶赴公司办理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公证,保证了该公司如期参加各项目投标工作。公证员助理郑伟说:“这家公司在鲅鱼圈仙人岛,每次去至少要半天时间。为了服务企业,我们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正常15个工作日完成的公证业务,我们第二天或第三天就给发公证书了。”
 
  在营口自贸片区的筹建过程中,市公证处参与了相关项目的招投标现场监督公证,他们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紧密沟通,充分发挥了公证法律监督证明的作用,为优化自贸区营商环境提供了有效的司法保障。从自贸片区筹建以来,市公证处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至少两人以上深入到现场办公,克服路途远、就餐难、工作繁琐等诸多困难,很多时候是在双休日工作,完成了数十件公证任务,赢得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公证处积极参与政府国有土地挂牌出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项目招投标等经济活动的现场监督。今年以来,公证处参与政府采购招标75次,建设工程招标25次,交通局公路招标6次,国资委项目招标3次,自贸片区项目招标7次,沿海产业基地项目招标5次,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招标2次,这些公证的现场比较偏远,交通和就餐很不方便,还要经常加班,但工作人员竭尽全力,做好公证服务。
 
  便民利民
  他们“蛮拼的”
 
  公证处公开承诺:对于确因特殊情况无法亲自前来办理公证的,诸如年老行动不便、残疾人、住院治疗、正在服刑被羁押等情况,实行登门办理,一次性办结。节假日期间,居民急需办证,或家居外地提前预约的可开通绿色通道,尽一切可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一位市民办理公证,其父亲去世,房产在营口,其90多岁的爷爷奶奶在盖州暖泉镇,不能来营口。按常理,其爷爷奶奶应该就近到当地公证处办理申请放弃继承权公证,但当时公证处办证大厅人很多,根本排不上号。考虑到这位市民的实际困难,工作人员决定利用中午时间赶往60公里外的暖泉镇登门服务,使老人足不出户在家中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当事人非常感动,掏出钱给公证员说是出差补助和车费,被公证员谢绝了。
 
  对遇有急难的市民,不论分内分外,主动服务。营口的一位市民一家在兰州工作,在营口有房产,丈夫去世后母子三人回营口办理继承公证。他们原以为公证很快就能办结,第二天的高铁车票已经买好,不料办手续差社区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原因是西市区举行社区干部培训,领导不在。公证处曹利民主任得知此情况后,马上给清华办事处领导打电话,提出社区领导能否伸出援助之手,中午回来一趟为市民出具证明。在办事处领导帮助下,当事人很快拿到了证明材料,并在发车前办完了公证业务。前来办业务的市民说,公证处的人为了当事人可真是不遗余力。
 
  今年5月22日,在市公证处发生了一起因动迁补偿款分配引发的家庭纠纷。一位年过八旬身患疾病的老人因房产动迁,得到了一笔补偿费,老人的儿女就老人的赡养问题及动迁款的分配达成一致后,通过析产办理了继承公证书。但由于4名子女间彼此不信任,两人持有公证书,两人持有银行存单,各不相让。老人被小儿子背在背上,往返于动迁办、银行等部门之间,最后又来到公证处,寻求解决方法。本来公证处出具公证书后就算完成了本职工作,但群众利益无小事,处领导马上安排办理此案的公证员缪兰兰负责帮助平息此纠纷。最终在老人和其子女的共同托付下,公证人员手持公证书和存单,陪同老人和子女到银行取出动迁补偿款,按继承约定数额为他们分配了财产。“为了平息这家纠纷,防止家人打起来,我们去了3名工作人员,中午饭都没顾上吃。”服务大厅主任吕爱军说,“有的当事人本来公证的时候都同意了,回去又反悔了,这不行那不行的,我们就得做工作。还有办公证的人,吵吵嚷嚷的,拍桌子,我们都要细致工作,化解矛盾。”
 
  站前区政府对原造纸厂附近居民动迁时,公证处考虑到5000多动迁户,年老体弱者居多,一些身体有残疾、身患严重疾病者不能到公证处现场,便应当事人的要求定期集中登门服务。今年5月5日,公证员冒着大雨和冰雹挨家逐户来到预约的当事人家里做询问笔录,看到当事人盼望的眼神和满意的笑容,即使满脚泥泞和一身的疲惫,他们也高兴。
 

10月9日,营口市公证处工作人员在整理卷宗
 
  队伍建设
  永远摆在第一位
 
  公证处设立了共产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岗、工作人员告示栏,接待咨询专岗,主任直通投诉举报电话和接待室,全力打造阳光窗口形象。记者了解到,为了搞好队伍建设,公证处要求工作人员保证做到态度好、服装齐、不空岗,一次性解答咨询完毕。对于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必须认真处理、妥善办理。对于关系到营口市经济发展,尤其是自贸区筹建方面的问题,既要服务好,又严格审查,杜绝纰漏发生。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疑难投诉,通过与上访投诉者沟通交流了解情况,仔细阅读全部卷宗材料,认真分析财产权属及争议焦点,单位业务骨干开讨论会,虚心请教省内外公证业务专家,最后拿出合法、合理、合情的处理意见。先后妥善解决平息了歌厅强制执行集体访、某双胞胎房屋抵押欺诈借款访、某当事人房屋“一女二嫁”诈骗案、某某丧失继承权陈年访等一系列多年投诉案件,最早的案子积压16年。许多投诉上访者是心怀不满怒气冲冲而来,平心静气握手道别而返。“到现在没有一件积压的涉诉涉访案件,没有一件越级投诉上访,没有一件突发事件发生。”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为经济发展服务是公证的职能,公证又是贴近百姓的窗口。”公证处主任曹利民对记者说,为了服务营口经济发展,公证处在市领导有关营商环境批示要求之后,公证处首先把双休日半天加班服务调整为全天服务,接着又出台了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公证既然是服务窗口,就应该让公证与服务民生无缝对接,必须有一定的措施让百姓满意。
 
  近年来,营口市公证处先后被评为省文明公证处,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营口市政府文明服务窗口单位。多名同志被评为市、局优秀共产党员、文明窗口标兵。营口市公证处工作人员用优质高效热情的服务,让“公证”成为营口一个亮丽的服务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