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间,省强制隔离戒毒所全员无休,一场名为“迎中秋、话团圆”的特殊亲情帮教活动更是让戒毒所充满温情。省司法厅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段剑平出席帮教活动。
活动现场,月饼、水果以及浓浓的亲情,充满活动室。戒毒公益大使栾俊学、张国臣分别从开展一封“家书”活动和加强戒毒人员心理干预两个方面,指出了家庭关怀在教育矫治工作中的重要性,鼓励戒毒学员早日戒除毒瘾,回归家庭和社会怀抱。
活动之后,记者采访到了家书的主人公刘强(化名)。“进所前,体重不到120斤,现在恢复到150多斤,没接触毒品时体重在160斤。”刘强用手摩挲着肚子说,来戒毒所是他的福气,在这里他可以专心戒毒,远离曾经的生活圈子。“吸毒的人思维模式与常人不同,容易暴躁、偏执。认为自己说的什么都是正确的,不允许有人反驳。还有,开车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开着开着会睡着,不知不觉就会开错地点,想起来就会后怕。”
“女儿挺出色的,钢琴过了十级。”那是2014年,刘强记得那是他唯一一次带着孩子去西餐厅吃饭作为奖励,孩子很高兴,“在戒毒所里,每个月可以和家人通一次电话,一次打给爱人时,娘俩正在逛街。我问孩子知道爸爸在哪吗,她说,嗯。我说想爸爸了吗?她说,嗯。我说,好好学习!她说,嗯。我说听妈妈的话,她说,嗯。孩子这4个嗯,我一周都没睡安稳,孩子15岁了,她已经懂得很多了⋯⋯”
让他欣慰的是,家人始终支持他戒毒的决心。“前几天,姐姐来这探望。姐姐说,你现在看着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多了,好好戒毒,回家你的生活我全管。”刘强说,“完成戒毒,出去后远离以前的生活环境,要好好生活。”
省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刘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系列活动是贯彻省司法厅、戒毒管理局部署的重要举措,从爱国主义教育、亲情感化、突出事件处置多个方面,形成了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加深了戒毒所与学员家属的沟通,拉近了学员、家属与戒毒所的距离,形成了亲情感化与教育转化的合力,充分发挥“四个基地”资源优势,提升了场所的社会形象。全所警察进一步鼓舞了士气,激发了斗志,振奋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