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阜新,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今日之阜新,面临转型升级。如何破解城市转型升级难题,如何解开社会创新治理症结?阜新有着自己的“招式”。从领导干部包保案件、主动担当,到“网络110”风生水起,主动服务。阜新市委政法委的一招一式都在服务群众、为了群众。对于这套“组合拳”的效果,阜新政法人有话说。
畅谈“1353计划”
省委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的“1353计划”站位高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一条主线贯穿全年政法工作,工作重心定位准确。三项使命紧扣政法工作主责主业,工作责任清晰明了。五项任务重点突出,工作部署全面紧凑。三大专项行动紧紧围绕全省振兴发展大局,直指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目标明确,措施给力,体现了省委政法委的责任和担当。可以说,“1353计划”不仅是当前全省政法机关的工作遵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政法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必须完成好的重要任务。
阜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1353计划”部署,摆上全局高度落实。一是围绕“一条主线”,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年”活动,主要领导挂帅,各级干部层层落实责任,排查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积案,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二是围绕平安阜新建设,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了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三是围绕法治阜新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公安改革,切实提升司法效能。四是围绕服务阜新转型发展,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打造安全稳定、高效便民的营商环境。五是围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健全完善从严管理政法干部的制度体系,推进《政法机关党组织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规定》的落实,确保政法工作的正确方向。六是围绕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忠诚、干净、担当”活动,努力打造过硬政法队伍。
——阜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付志宏

9月26日,阜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付志宏(中)在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
9月26日、27日,“喜迎十九大·平安辽宁行”采访团来到了辽西北重要城市阜新。在这里,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已经成为全市上下联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实现平安阜新、实现阜新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为此,年初以来,在阜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阜新市政法机关按照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贯彻落实“1353计划”,牢牢把握做好党的十九大维稳安保工作这条主线,忠实履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职责使命,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年”“规范司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和“忠诚、干净、担当”三大专项行动,为推进阜新转型升级和政法事业发展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把握主线 领导包案实现全覆盖
“今年,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我们把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与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攻坚年’活动。制发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步骤方法、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攻坚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并参加活动启动大会和推进大会,就具体工作进行部署。”说起阜新的平安建设,阜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付志宏坦言,最看重的就是对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力度。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深入排查社会矛盾纠纷专项行动已经从过去的“专项”变成了“常态”工作。
常态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其中,通过市、县(区)、乡镇(街道)深入摸排,共排查梳理社会矛盾纠纷2027件,信访积案641件,实现了社会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底数清、台账明”。建立了领导干部承包信访积案责任制。全市29名副市级以上领导、211名市直部门县级领导、150名县区级领导和95名市直政法部门领导干部全部落实信访积案化解责任,实现了领导干部承包信访积案全覆盖。建立了领导干部承包乡镇(街道)责任制。全市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县区四大班子和市直各部门“一把手”共106名领导干部包保全市63个乡镇、32个街道、11个管委会,县区副县级干部包保重点村、社区,实现了领导干部承包乡镇(街道)、重点村(社区)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已化解各类信访积案79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409件。
补齐短板 围绕阜新转型升级谋划
平安建设,非一朝一夕。对此,阜新市委政法委制定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方针,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为目标,以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常态化打击整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和会战,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
特别是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警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为驱动,全面启动“网络110”报警模式,融合一键导航、数据传输、GPS定位等现代科技手段,极大缩短了出警人员到达现场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群众的不法侵害和财产损失,开创了在传统110报警基础上的实时视频报警新模式,实现第一时间获取案发现场音视频信息、感知案发现场态势、提前固定现场证据,有效震慑违法犯罪。
如果说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张平安网,那么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则是事关公平正义的关键所在。阜新市委政法委及时督导入额的法官、检察官按部类编入法官、检察官序列,随机分案。对法院、检察院入额的政治部主任、纪检组长和综合部门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对不适合继续担任员额法官、检察官的及时办理了退出员额手续。督导推动法院、检察院重新设置了内设机构和办案组织形式,健全完善了改革配套措施。协调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和单独职务序列等级评定工作。特别是完善落实了管理监督机制,从贯彻落实省市相关要求入手,从严规范案件办理,严防司法腐败。
强筋壮骨 锻造新时期阜新政法队伍
一系列“组合拳”的有力挥动,离不开队伍建设的高效、有力。为此,“忠诚、干净、担当”已经成为阜新政法人的执着追求。
阜新市委政法委把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作为工作重点,对《实施意见》中七个方面30项措施逐项分解,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特别是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以健全完善从严管理监督政法领导干部制度体系为切入点,由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共同出台了《关于阜新市政法部门领导干部管理等问题的实施意见》,加强了对政法系统干部协助管理和备案管理工作。为确保政法工作的正确方向,9月21日,阜新市委政法委组织27名新任职的政法领导干部参观了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共同学习中央、省委指导政法机关工作的最新文件精神,付志宏与新任职的政法领导干部进行了集体谈话。这些细节,在阜新市委政法委日常工作中,尚属首次。
根据省委政法委部署,市委政法委还制发了《关于在全市政法机关开展“忠诚、干净、担当”主题实践活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推动活动有序开展,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指导思想、方法步骤、活动内容和工作要求。全市政法机关按照《方案》要求,对照“忠诚、干净、担当”标准,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为抓手,全方位开展纪律作风建设排查整治。法院系统和检察系统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邀请党校老师授课、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切实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特别是在司法改革过程中,院领导坚持与干警一对一谈心、点对点做思想工作,努力引导全体人员深刻理解改革的意义,正确对待个人得失,理性规划职业发展方向,确保了改革顺利进行。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形势政策、党纪政纪、宗旨意识、法律法规、清正廉洁等五项专题教育。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邀请专家讲党课、收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取得了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