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28日,辽宁省青年法学博士智库启动仪式暨首届青年法学博士专题研讨会在沈阳召开,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文章发来贺信,省法学会会长肖声,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省法学会第一副会长国长青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上,肖声说,建立辽宁省青年法学博士智库和召开青年法学博士专题研讨会,是省法学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政法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在会见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时的讲话精神和中国法学会关于培养青年法学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辽宁振兴发展工作大局作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安排。
肖声指出,这次会议的一个亮点,就是正式建立了辽宁省青年法学博士智库。经过层层申报和严格筛选,共有110名来自全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司法实务部门的青年法学才俊入选“智库”并分别组成7个分库,这不仅为我省法学人才储备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展高层次、高水平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活动创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和阵地。
首届青年法学博士专题研讨会聚焦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领域最重要、最基础的热点问题,以“食品安全——舌尖上的安全”为主题进行研讨,评选出优秀获奖论文50篇。会上,5位青年法学博士从不同领域和视角围绕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交流发言。肖声说:“他们的研究成果代表了这次研讨活动的层次和水平,也体现了我省青年法学博士队伍法学理论和实务研究的实力和能力。通过这次交流,我们满怀信心地看到,辽宁法学研究事业前景光明,辽宁法治环境建设充满希望!”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建设法治中国,青年应当当先锋、打头阵。”国长青说,“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代青年法治精英的历史责任所在。加强青年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队伍建设,关乎中国法治事业的成败大计,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既十分重大又十分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国长青指出,我省青年法学博士智库正式组建,这在我省青年法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上,必将是具有重要节点性意义的一件大事,是新的征程的开始。这次会议一方面紧紧抓住了青年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方面又紧紧抓住了“食品安全”这一重要民生问题,由代表未来的青年法学博士来聚焦研究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结合和尝试,可以给人带来很多哲理性思考和关注,也为培养青年法治人才和丰富法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支持、方向指引和实践平台。
就进一步做好我省青年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队伍建设工作,国长青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青年法治人才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青年法治人才要积极把握和引领时代潮流,要为青年法治人才成长进步提供良好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