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铁岭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平安格局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白国军 栾岚 冯羽竹 孙程超/文 记者 孙程超/摄 | 发布时间: 2017-09-26 08:35
  秋风送爽,稻谷泛金浪,玉米、大豆黄澄澄,果菜飘清香,这是9月的铁岭呈现出的丰收景象。
 
  铁岭人一边品尝着秋收的果实,一边感受着和谐、平安、稳定的徐徐“新风”。
 

9月18日,铁岭县公安局李千户派出所所长李雨(左)和同事在派出所进行视频巡逻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解决,铁岭市政法工作由过去被动、粗放和传统的管理服务,转变为主动、精细和现代的服务,围绕“一体两翼”开展的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建设,也让基层工作从“坐等上门”变为“上门服务”。
 
  铁岭市委政法委提出的“一体两翼”建设,“一体”指的是“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两翼”就是抓好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想了解如何开展好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综治中心又如何依托于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只有走近去看,才能了解到平安铁岭的“变化”。
 
  “融合+联动” 打造综治中心
 
  “有了这个综治中心,老百姓再也不是进来就往楼上跑,嘴里吵吵找领导了!”这是铁岭市铁岭县李千户镇综治中心主任王闻泉,对于综治中心成立一年多来,镇里综治工作的变化发出的感慨。
 
  2016年8月,李千户镇在铁岭率先成立了综治中心,并把综治中心的牌子挂在了镇信访局的一楼。9月18日,记者来到李千户镇综治中心看见,一楼走廊一侧的墙壁上挂着综治中心的工作目标“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王闻泉告诉记者:“我们综治中心合并了镇综治办、司法所和信访办,打破了部门之间的限制,按工作需要整合各部门力量,老百姓来中心说难处,我们各部门也不互相推诿,一起坐下来解决问题。”
 
  一个暖水壶、一个急救箱、一副老花镜,是李千户镇综治中心的基本配置,改变以往冰冷的接待方式,让来办事的老百姓暖心是综治中心成立以来奉行的首要准则。同时,综治中心还将工作流程、人员信息和联系方式等内容公布在走廊的展示板上,“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到村里去工作,前来办事的老百姓找不到我们肯定有意见,所以我把中心各工作负责人的接访时间和联系方式都挂出来,让大家一目了然。”王闻泉说。
 
  日通报、周研判、月例会制度是李千户镇综治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综治中心将每日搜集到的矛盾纠纷进行整理,由接访负责人将重大矛盾纠纷上报到镇主要领导,并将情况通报给所涉及的部门及村综治中心,让基层掌握工作主动性。每周五,镇党委副书记负责召开“四人研判领导小组”会议,对本周发生的重点信访案件及搜集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研判,领导包案负责。每月最后一周周末,镇党委书记召开综治联席会议,将本月所有重点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和责任落实,制定化解方案。
 
  李千户镇综治中心在铁岭市社会治理创新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也为铁岭市综治中心建设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如今,铁岭45个乡镇(街道)、333个村级综治中心已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实现30%以上县、乡、村级综治中心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
 
  铁岭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委副主任杨晓辉告诉记者,铁岭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搭建了协调指挥有力的实战性平台,实现了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服务管理联抓的新融合。
 
  “脚板+群防” 实现网格化管理
 
  “一人一双脚,楼上楼下跑,家长里短聊,矛盾全没了。”面对记者的总结,开原市新城街道孙台社区网格长刘英纯笑着说:“你说的还真对,我们网格员天天就是干这些事。”
 
  刘英纯是社区第五网格的网格长,负责7栋居民楼1273名居民,她还有7名网格员作为自己的“情报员”,居民楼里的大小事她都一清二楚,谁家有孤寡老人、谁家有特殊人员,刘英纯心里“门儿清”。
 
  今年,铁岭市把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列入2017年民生实事重点项目,纳入绩效考评。对于村(社区)综治中心工作怎么干?铁岭市也给出了明确的要求——网格化管理。
 
  铁岭市按照有利于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治理资源整合、有利于管理责任落实的原则,科学合理划分网格管理单元,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综治中心的载体和触角。开原市新城街道孙台社区作为全市网格化管理的示范点,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孙台社区,像刘英纯这样的网格长共有7名,网格员有51名,每周社区党支部书记赵玉香都会召开网格长会议,总结布置工作,每个季度,社区还会组织网格员培训学习,赵玉香给网格员设立了一个目标,希望大家能成为社区“五大员”,即民情信息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治安防范巡逻员、环境卫生管理员、道德法规宣传员,这也概括了一名网格员需要履行的工作职责。
 
  赵玉香告诉记者:“基层工作最离不开的就是居民的支持,网格员都是无偿工作的,大家伙为啥肯给社区干活,都是希望能居住在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里。”就在和记者说起网格员的责任心时,赵玉香的手机响了起来,电话是派出所民警打来询问一户居民的情况,赵玉香根据居民所在的单元楼,将情况反映给网格长。“我们的网格化工作做得特别细致,更新信息也很及时,网格员了解信息后马上上报,网格长马上到我这来更新,所以派出所想找人也都找社区。”赵玉香自豪地说着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
 
  今年的1月份,社区一栋单元楼的一楼与楼上几户居民,因为下水管道堵塞的问题发生了矛盾,楼上的几户居民不承认是公共管道部分堵塞了,不肯出钱维修,一楼的居民便将堵住的下水道接出了一根管子,直接将上返的脏水,排放到了楼道里,当时正是冬天,楼道里结了一层冰,居民出行十分危险,而且气味特别难闻。社区网格员看到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将问题反映给网格长,网格长找到赵玉香,大家坐下来探讨了这件矛盾纠纷的问题所在。网格员将自己了解的邻里怨言反映出来,网格长也说了这几户居民的基本情况,最终一个成型的调解方案出来了。赵玉香将涉及到的居民都请到了一起,同时还找来了维修管道的工人,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出维修管道的方案,和不维修会造成的恶劣后果,而网格长和网格员作为居民的邻居也在一旁帮着讲道理、摆事实。“这不是开一次会就能解决的,我们也是调解了好几次,最后才达成共识,每户都出钱维修,终于赶在过年前修好了。”赵玉香说。
 
  赵玉香深知,每一起矛盾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都离不开社区网格长、网格员平时一点一点累积的经验,对每家每户基本信息的了解,网格化管理能够成为基层综治工作的抓手,就是因为这些网格员、网格长,他们是眼睛、是喉舌,使平安创建工作的触角直接延伸到千家万户,使网格化管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
 
  据记者了解,目前,铁岭市在全市普及县、乡、村“三级基础网格”的组织架构,实行网格长负责制,分别由县(市)区综治办主任任一级网格长、乡镇(街道)政法综治委员任二级网格长、村(社区)支部书记担任三级网格长。设有一级网格长8名、二级网格长111名、三级网格长1646名、专兼职网格员9746名,实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全面覆盖。
 
  “视频+科技” 助力信息化建设
 
  在农村,肇事车辆逃逸是最难侦破的案件,但在李千户镇,一起肇事车辆逃逸案件2个小时就破案了。9月18日,铁岭县公安局李千户派出所所长李雨用监控探头记录的视频影像给记者讲解案情经过,视频影像中,一村民在过马路时被一辆机动车撞倒,机动车没有任何刹车迹象,直接开走逃逸。随后,派出所民警直接调取机动车逃逸路线上的监控探头,清晰地看见机动车车牌号和车辆型号,然后立即布警。李雨指着视频影像说:“我们在各个主要路口都有点位,每个出镇的地方也有。”明确了逃逸车辆的逃跑路线,案发后2个小时,该机动车被警方扣住,逃逸司机被抓获。
 
  据记者了解,这期案件仅仅是“雪亮工程”破获众多案件中的一起。在李千户派出所的视频监控大厅,记者看见高清监控探头传回来的图像,记者了解到,铁岭县在建成192个点位的基础上,又在全县新建216个点位,实现了全县农村主要出入口、公路重点路段和重要区域的全覆盖。通过在社会监控资源整合,将辖区重点单位视频资源接入公安视频专网统一监管,视频监控“一张网”。
 
  记者了解到,铁岭市“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建成了铁岭市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铁岭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郝建军说,今天的铁岭政法工作,变化大,工作实,这些记者通过实地采访都看见了。郝建军还说,老百姓的问题管得了叫治理,管不了就要梳理和责任划分,这些记者通过与政法工作者交谈也感受到了。这就是铁岭市社会和谐平安稳定开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