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董楠报道 “真是太感谢法院工作人员了,你们太辛苦了,谢谢你们!”今年8月份,46名农民工在凌源市人民法院领回了盼望已久的执行款25万余元后,纷纷情不自禁地道出了心里话。
2016年,李某、崔某等46名农民工在凌源市刘杖子乡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果园打工,期间公司分别拖欠46人劳动报酬共计25万余元未偿付,经李某等追要,公司负责人王某分别向46名农民工出具了欠工资款未付的欠条,但仍长期拖欠未付款。
李某等人无奈之下将该公司诉至凌源市人民法院,经法院依法审理判决后,该公司仍未按期偿付欠款。于是李某、崔某等46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在法院的帮助下,李某等人成功于一周之内要回了25万余元的工资。
实际上,李某等46人成功讨薪一事仅是凌源市人民法院在处理农民工讨薪案件中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院不断加大对涉农民工欠款案件的审执力度,现已为300余名农民工执行回款710余万元。
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久君告诉记者,为帮助农民工及时讨薪,该院对此类案件开设了绿色通道,坚持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以减轻农民工诉累;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免除诉讼费和执行费,让其打得起官司;充分利用“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大对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犯罪案件,依法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