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丹东振安区“三防合一”筑牢平安边境线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王大海 栾岚 邵小桐/文 蔡冰/摄 | 发布时间: 2017-09-06 08:40
  地处丹东市东北部的振安区拥有曲线长度26.5公里、直线长度20.4公里的边境线,辖区的太平湾街道、九连城镇、鸭绿江街道、珍珠街道与朝鲜隔江相望。如何在边境线上构筑起一道安全稳定的屏障?振安区展开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8月29日,丹东公安边防支队马市边防派出所组建的15人巡逻队在边境线上巡逻
 
  “构建‘三防合一’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使边境地区的治安状况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有力地促进了辖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8月29日,振安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李国栋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所谓“三防合一”,即将以公安民警边防官兵为骨干,专职治安巡逻队、保安人员为主要力量,其他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治安巡逻防控体系,科技含量高的技防体系,机关企业的物防体系,打造成一个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
 
  打造群防群治网络,确保边境防控无漏洞、巡逻无盲点。
 
  “为了把沿江地区的治安搞好,沿边三个边防派出所将官兵每2—4人分为一组,带领治安巡逻队员在边境线进行巡逻。巡逻范围遍及辖区各村(社区)以及重点部位,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李国栋介绍。
 
  为了打造由点及面的群防群治网络,振安区构建以公安民警为骨干、专职治安巡逻队、保安人员为主要力量、其他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治安巡逻体系。
 
  “自从有了这支保安巡逻队,现在村里的治安比以前可好多了。”记者在马市村采访时,村民这样表示。他们口中的巡逻队是马市边防派出所组建的15人保安巡逻队,派出所还为他们配备了保安服装,办理了保安工作证,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这支巡逻队每天统一着装,在田间地头防控巡逻。
 
  与此同时,振安区公安分局还设立16个公益性岗位,组建一支专职治安巡逻队伍,配合公安民警加强边境线巡逻。区武装部采取每人每天补贴50元的形式,组建了每个镇(街)由10人组成的民兵协勤巡逻队伍,统一着装,在敏感节点进行边境巡逻,平时配合地方公安、边防官兵、驻军一同对边境一线进行巡逻管控。目前,沿边地区各类兼职义务巡逻队、信息员队伍和平安志愿者总人数达到1000余人。
 
  构建覆盖城区重点地区的技防、物防网络,让群众感受到平安。
 
  李国栋介绍,在群防群治的基础上,振安区把加强边境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作为边境治安防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沿边主要干道、重点部位、城乡结合部以及有条件的娱乐场所、企事业单位建设电子监控设备系统,做到有效覆盖,实战应用,提高了技防能力。公安机关利用这些监控设备,实施对重点部位、可疑人员车辆的监控。全区在边境一线共安装视频探头2130余个,其中沿江高清探头130余个,初步形成了覆盖辖区主要路段、场所、重点要害部位的科技监控网络,近两年,通过技防侦破刑事案件5件。
 
  同时,振安区普及物防设施,增强机关企业内部防范能力。涉边镇(街)综治工作中心加强对辖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教育,引导各单位加强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加强防盗门、栅栏门以及内部视频监控等物防设施的应用。严格落实单位负责人是主要负责人的治安保卫责任制。要求凡是新建居民小区必须全部安装防盗门、视频探头等物防技防设施,机关企业必须配齐配强保安人员,确保有效地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
 
  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
 
  李国栋告诉记者:“我区边境区域有辽东学院、丹东市四中、十四中、小学及多个幼儿园,针对校园多的特点,我区适时加强了边境校园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在学生上下学期间,学校、幼儿园所在地的综治中心、综治工作站、公安民警与平安志愿者和学校老师一起共同维护学校秩序,确保学校门前交通安全畅通,确保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此外,鸭绿江边防派出所同辽东学院共同设立了“大学校园警务室”,每年在大学生毕业前夕和新生入学时组织开展普法教育,增强了大学生防骗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