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洪水过后的岫岩满族自治县雅河乡,雅河司法所所长文需雁卷起泥裤管,叩开了受灾老人的家门,顺势坐在炕沿上,问起老人家中还有啥难心事。“进千家门、办千家事、解千家难”,像文需雁这样的干部,鞍山还有很多,他们伴着雷锋精神长大,受到郭明义精神影响,这是鞍山人的精神——埋头苦干、一心一意。
“鞍山精神”像一股洪流,除了能够焕发强大的改革、振兴动力,还成为平安鞍山、法治鞍山的强大内生动力。在鞍山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各级政法部门勠力同心,正在以“鞍山精神”汇聚强大的平安法治力量,为再创光辉业绩贡献磅礴力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鞍山精神”是鞍山人的血脉基因。在采访团记者看来,鞍山市委政法委用扎实的数据把平安根植在364万老百姓心中。2016年,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比分别上升1.74%和2.81%,鞍山市荣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市”,连续9年进入全省先进行列。这9年的背后,正是坚持不懈、踏踏实实的“鞍山精神”。
同时,“鞍山精神”还包括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从年初开始,牢牢把握省委政法委制定的‘1353计划’这一主线,结合鞍山实际,分解细化,量身制作‘鞍山1353’,让计划落地生根,让计划成为平安鞍山、法治鞍山的强大支撑。”谈到落实省委政法委“1353计划”,鞍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勇的话掷地有声。
知微见著,睹始知终。
“鞍山精神”是细节上的精心雕琢,它能够看出平安建设的高度与厚度。前不久,海城市公安局接到一起恶性交通事故报警,该局立即抽调交警、刑警、网安、技侦精干警力20余人组成专案组展开工作,仅用30个小时,便破获案件。“我们现在的高破案率和警情联动模式密不可分。”海城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崔京道出了其中的秘诀。
放眼鞍山,全市正在着力打造以“七张防控网”为核心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基础网络。公共交通人防、物防、技防达标率达到60%以上,重点行业场所治安管理系统覆盖率达到100%。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盗抢骗”等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7%,全市命案发案率下降34.3%。
上下同欲者胜。
“鞍山精神”是政法队伍的灵魂所在。检验队伍,更要看关键节点。时间定格在8月2日,台风“海棠”肆虐而来。鞍山各级政法部门投身其中,连续奋勇抗击四天三夜。
在鞍山市监狱服刑的吴某在岫岩的家近乎被洪水冲毁,干警驱车4个多小时开赴大山深处,送去救济物资。眼下,监狱正在研究对接吴某亲人,帮助灾后重建。这种关怀,无微不至。
无论在哪个重要节点,鞍山政法队伍势必冲得上去,打赢一场场平安战役。如今,平安、法治如磐石般稳扎于钢都。以“鞍山精神”为指引,鞍山人走出了更加坚实的平安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