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大连走出独具特色的稳评新路 做实“邻避”项目稳评助力发展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白国军 栾岚 任晓霞 | 发布时间: 2017-08-25 08:44
  大连市主动作为,把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重大涉环保项目所引发的“邻避”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沟通、研判、控制和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等方面作用,有效确保了涉“邻避”重大项目的实施,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独具特色的稳评新路。
 

大连市南松路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调查公众座谈会
 
  日前,大连梭鱼湾污水处理厂正在有序的开工建设中,据介绍,一旦该污水处理厂竣工投入使用,大连市甘井子区排水区域内的城市污水将得到有效处理,对于改善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及提升海域环境都将起到积极作用。该污水处理厂能够顺利开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附近居民曾担心建设污水处理厂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影响,所以产生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面对这样的“邻避效应”,依据大连市稳评“3+清单”梯级运行机制之一的跟踪清单制度,评估单位及时组织召开稳评专家评审会,确定该项目初始风险为中风险,明确建议调整决策后再行实施。大连市城建局及时采取措施,与建设设计单位优化设计方案,打造立体化公园式示范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工艺及除臭工艺进行优化,对全厂的构筑物进行封闭处理并进行立体绿化覆盖,通过一系列风险防控化解措施,帮助群众消除恐慌抵触心理,再次评审为低风险,确保了项目顺利开工。
 
  这仅仅是大连创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着眼涉“邻避”建设项目出现的稳定问题,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纳入创新社会治理“四大体系”建设工作中,先后制定出台了《大连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了稳评“3+清单”梯级运行机制,实现决策从讨论、立项到实施的全过程管控,推动稳评范围从“原则规定”向“清单管理”转变。通过强化稳评机制建设,有效地提升“邻避”预防能力。
 
  大连市在深化计划清单管理时,突出应评尽评全覆盖,力争从源头上预防矛盾和风险的产生;同时,强化报备清单管理,对稳评的每个环节和关键点实时进行督办督查,突出“风险识别准”和“风险控制好”核心环节,提高质量,把过程作为矛盾和风险的化解过程;加大清单动态监控力度,滚动梳理、动态排查,确保及时处置、就地化解。
 
  大连市政府把沟通协商上升为法定程序,出台了《大连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对重大决策实行公开听证、专家咨询论证、法律咨询、风险评估。组建党委政府、责任主体、群众之间的协商沟通平台,对存在高、中风险的石化类重点项目,通过规范稳评程序、合理调整方案、有效防范化解、降低风险等级等一系列工作,使一大批重大项目决策重新顺利建设实施。近期,大连市维稳办会同市政府法制办等部门正在起草稳评政府规章。
 
  通过“大连民意网”,不断完善网络民意收集机制、协商互动机制,推动把各种利益诉求纳入有序化、制度化轨道,最大限度减少了沟通障碍和诉求表达的随意性。对“邻避”项目等通过举行民主恳谈会、民主议事会,变“少数人说了算”为“与群众商量办”,尽可能兼顾各方利益。
 
  在开展重大“邻避”项目稳评过程中,大连市注重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中立性、专业化作用,不断提高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公信力,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建立稳评观察员、辅导员等制度,选聘系统内外的行家里手、专业学者对稳评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切实提高第三方机构的研判能力。
 
  及时知风险,听民诉风险,有效降风险,4年来,大连涉“邻避”问题社会稳定风险得到了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全市共实施各类重大稳评项目624个,全市核电、石化、垃圾污水处理等“邻避”类项目均已建成投产或顺利开工,促进了大连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