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个月要经历三四拨执法检查,现在一次联合检查就全搞定,我们能安安心心搞生产了!”在阜新市海州区的一家石膏建材企业,负责人崔传青道出了当地企业的共同心声。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阜新市司法局以“精准统筹+靶向协同”模式纵深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为涉企行政执法注入的新动能。
统筹联动
破解“重复执法”痛点
过去,部分企业常面临多部门轮番检查的困扰。为破解这一难题,阜新市司法局建立全市行政检查统筹机制,通过“事前报告+清单管理+全程指导”闭环模式,推动“综合查一次”在全域落地。
“所有涉企检查必须提前报备,同类事项能合并的绝不单独开展。”阜新市司法局副局长陈佐铭介绍,他们对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11个重点执法领域建立完善内部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各部门建立“业务主管部门、执法机构和事业单位协调配合机制”,实施清单化管理,明确检查频次、标准和流程,从源头避免“多头执法”“随意检查”。
在农业领域,这种统筹效应尤为明显。阜新市农业农村局制定的《阜新市市、县(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上下联动工作机制(试行)》和《阜新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试行)》,将原本分散的执法力量整合起来,提升检查质效。
靶向协同
筑牢重点领域监管防线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风险隐患突出的领域,阜新市创新“部门发起+司法行政召集”协同模式,通过线索双向移交与信息共享,确保“一次检查、全面体检”,让执法既有精度又有力度。
在今年开展的全市消防安全集中整治行动中,这一模式展现出强大效能。超前谋划、系统整合执法资源与监督力量,抓点拉线铺面,形成“一处发现、多方响应、联合处置”执法格局,使联合执法监管率达100%,全市发生火情同比下降21.46%,降幅高于全省平均值,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科技赋能
让监管有温度更高效
执法不是目的,帮助企业规范发展才是关键。阜新市将“互联网+监管”平台作为提升执法质效的重要抓手,实现检查全程留痕、结果实时共享。
平台不仅记录执法过程,更聚焦检查结果,对检查中发现的轻微违法问题,执法部门不搞“一罚了之”,而是通过平台推送整改指南,推动部门跟踪帮扶指导,主动帮助市场主体预防消除风险隐患,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满意度。
如今,阜新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正朝着“企业减负、执法提效、监管提质”的目标稳步迈进。数据显示,全市执法投诉举报受理量自2023年以来呈现“三连降”趋势。这场执法领域的变革,正为当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