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云端治理的3个“隐藏键”——探访本溪市南芬街道“科技赋能+多元协同”治理新路径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曲绍宇 本报驻本溪记者 刘妍 | 发布时间: 2025-07-07 10:02

  借助视频会议系统,本溪市南芬区南芬街道探索出了“科技赋能+多元协同”的“云端”治理新路径。近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找到了看似寻常的视频会议系统的3个“隐藏键”。

  工作节奏“快进键”

  引入视频会议系统聚焦优化办公流程,为街道落实工作按下“快进键”。

  谈起当初引入视频会议系统的初衷,南芬街道党工委书记关峰说:“我们办事处在一个坡上,而且距离主城区较远,上来得转好几个弯,来一趟挺费时费力!特别是冬天,道路结冰,这大坡就更难爬了!”

  引入视频会议系统后,街道的会议准备时间缩短至10分钟,而各社区、村工作者只需开启摄像头,即可实现“云端”相聚。对于社区、村而言,不仅节省了大量通勤时间、提高了沟通效率,还显著降低了车辆燃油成本。

  如今,诸如社区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基层文化活动组织等基层治理重点工作,通过视频会议系统都能够迅速传达落实,基层治理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群众咨询“直通键”

  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延伸,南芬街道按下了连接群众的“直通键”。

  然而,在南芬街道看来,视频会议系统如果单纯用作政务工作,资源利用并不充分。街道不断挖掘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潜力,打造“线上法律咨询服务日”的想法有了实践的平台。

  南芬街道积极整合多方资源,联合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等部门,每周开展线上法律咨询。南芬街道会将各社区、村当周的法律问题汇总,提前发给当周上线答疑的部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对街道2个村、12个社区同步开展答疑和普法宣传,为有法律需求的群众提供及时、精准的法律服务。

  采访中,郭家社区党委书记李媛说:“以前,遇到社区解答不了的法律问题,居民也不知道去哪咨询。现在,我们把居民请到社区会议室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就能在线咨询。居民不用四处奔走,得到的解答专业又权威。”

  细河社区党委书记孙云表示:“有了这个法律咨询日,每周都能上一堂法律课,不仅居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也获得了很多法律知识。”

  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延伸,真正将视频会议系统打造成为“街道视频端—村(社区)社交互端—群众服务端”三级联动的基层治理数字平台,同时,架起了政法部门与群众之间的互通桥梁。

  社情民意“收集键”

  每月,由不同的代表委员轮流上线“坐班”,通过视频互动,广泛收集各社区、村群众的意见建议。

  除了“快进键”和“直通键”,南芬街道视频会议系统还有一个“收集键”。

  为了推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度参与基层治理,让基层治理更具活力,南芬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议事协商新路径,在已有人大代表工作室和“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台基础上,以视频会议系统为依托,增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线上工作驿站。

  今年以来,代表委员通过线上工作驿站收集16条,涵盖小区运动设施完善、路灯维修、文化墙更新等基层治理民生问题,均已得到妥善解决。本溪市人大代表王雪峰说:“线上工作驿站拓展了民意收集渠道,丰富了代表委员参与基层治理的形式,让基层治理决策更贴合群众需求。”

  “南芬街道对于视频会议系统的充分利用,不仅破解了基层治理工作难点,也提升了群众服务效能,是我们依法治理建在‘云端’、民生福祉连在指间的初步探索,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注入新的动能,为服务群众增添了新的方式。”南芬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记者现场感受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

记者现场感受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

  记者亲历

  主打一个“面对面”

  “刘记者,你来得巧,今天正好是我们每周一次的‘线上法律咨询服务日’,走,我带你去感受一下我们的视频会议系统!”

  一见面,本溪市南芬区南芬街道党工委书记关峰就把记者带到了街道会议室。墙上的大屏亮着,划分出多个“方格”,各社区、村工作人员已在线等候。

  “各社区、村要组织老党员提意见建议,为我们的工作建言献策!”

  “结合‘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工作,各社区要广泛发动大家考社工证,志愿服务仅凭一腔热忱是不够的,更要提高专业水平!”

  ……

  关峰先是对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传达、提出了要求,也完成了对视频会议系统基本功能的展示。

  此时,显示器上独属法院的“方格”里人影闪现。

  “正好,南芬区法院的法官和法官助理刚下庭,上线为居民解答法律疑惑,哪个社区有问题要问啊?”见法官来了,关峰把流程引入线上法律咨询环节。

  “我有个问题要问!”南芬社区的“方格”出现一位大姐,“我想问问楼上掉东西,砸到楼下的车或者人,怎么定责?”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若侵权人明确,由其承担侵权责任;若侵权人不明,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法官答道。

  “那不知道是谁扔的东西怎么办呢?”大姐追问。

  “在确定不了侵权人的情况下,楼上的居民要自证无责,也就是说要证明自己家里当时没有人或者没有这个物品……”法官继续解释。随后法官又一一回答了其他社区居民提出的疑问,包括小区内公共车位及外来车辆管理等问题,涉及艰涩的法律词汇,法官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直到居民听懂为止。

  下线前,法官热情地表示,“各社区、村可以收集一下居民的法律问题,我们可以到社区、村去进行法律宣讲,有矛盾纠纷也可以到现场做调解!”最后,各社区、村又围绕各自工作进行了提问,历时一个小时,视频会议结束。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