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市清河大集蜚声辽南,5月的水果季,迎来人民法官“赶大集”——日前,为了进一步扩大法律知识覆盖面,切实保障农副产品产业链上每一位从业者的合法权益,盖州市人民法院东城人民法庭负责人王茹带领干警来到这里“赶大集”。清河大集除了果香,还飘出阵阵“法治香”。
清河大集作为当地农副产品交易的重要场所,每日人来人往,水果交易十分活跃。水果商贩们忙着吆喝叫卖,水果运输司机们则在一旁装卸货物,现场一片繁忙景象。“繁荣背后,需以法律为基石。”盖州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焦仲明一语中的,“只有跟乡亲们‘打成一片’,司法才能更有温度!”
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王茹带头主动与水果商贩攀谈起来。一位经验丰富的商贩感叹道:“干我们这行,天天忙得晕头转向,有时候收了货给了钱,却发现水果有问题,又找不到卖家,这可咋整?”王茹微笑着解答:“大叔,这时候合同就起大作用啦!签订合同时,要把水果的验收标准、退换货条件写清楚。要是遇到问题,按照合同办事就能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且,平时也要注意保留好交易凭证,这都是维权的关键证据。”该商贩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表示以后一定多注意。
水果运输司机李师傅皱着眉头说:“有时候货物送到了,运费却拖着不给,我们跑车的也不容易,就怕遇到这种赖账的。”法官陆菲赶忙递上《风险防控预案》手册,详细解释道:“李师傅,您每次运输前,一定要和雇主签订运输合同,明确运费金额、支付时间和方式。要是对方拖欠运费,先友好协商,不行就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份预案里有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流程,您可以好好看看。”李师傅接过手册,认真翻阅起来,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记者发现许多水果商贩和运输司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保险理赔方面的法律知识十分欠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东城人民法庭干警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交通事故法律问题,提醒司机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切勿疲劳驾驶,保障自身和货物的安全,为乡村农副产品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法官向水果摊主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