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智慧大脑”精准锁污 多元共治破解难题 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推出移动源污染治理“1+3+1”监管体系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张汝冬 本报记者 张乐悦 | 发布时间: 2025-05-14 09:28

  “1”即一个智慧平台

  “3”即严控“车”的排放、优化“路”的管理、压实“企”的责任三项措施

  “1”即一套曝光违法问题和宣传正面典型组合拳

  本报讯 近日,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推出移动源污染治理“1+3+1”监管体系长效机制,旨在构建智慧化、全流程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形成全社会联防联控共识,提升移动源减排效能,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大连市创新构建全域移动源智慧监管体系,通过深度整合多源数据与智能技术应用,打造移动源污染防治新模式。系统集成逾1000万条动态排放数据,构建起覆盖“检测—行驶—监管”全周期的移动源排放监管智慧平台,实现“车、路、企”全链条治理模式。全市排放检验机构、重点用车单位全部纳入生态环境智慧执法系统,按照固定污染源管理模式,开发移动源执法监管数据库,实现生态环境执法事项一体化监管。同时,优化靶向执法机制,升级AI前哨预警模块,实时监控排放检验机构及黑烟车抓拍数据,溯源超标车辆及相关排放检验机构,形成疑似违法违规问题清单,自动推送线索至各分局网格人员执法终端,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执法。

  在源头管控方面,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市场监管机构对全市18家柴油货车销售企业开展全覆盖环保核查。通过构建“阶梯式”补贴政策,提前淘汰柴油货车最高可获得4.5万元补助,带动新能源车更新量780余台,大幅削减移动源NOx和PM排放,助力空气质量改善。

  针对柴油货车污染,通过“区域限行+智慧监管+精准执法”组合策略,将高排放柴油货车限行区域扩大至全市建成区范围。组织1400余人次执法力量对柴油货车开展“地毯式”排查,累计抽查2万余台次,查处违规驶入禁限行区域及尾气超标车辆276台次,督促整改涉及尿素添加、污染控制装置维护等各类问题427项。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严格实行“备案登记+环保标牌”制度,全市累计核发机械环保标识1.8万张,清退超标机械380余台次。建立“红黑榜”动态考核评价机制。对考核评定优秀企业实施“无事不扰”;对失信主体将其纳入联合惩戒。设立检验机构举报专线,通过“12345”热线和政务微信构建社会监督网络,推动形成“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环保守法新格局,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坚实保障。

  此外,大连打造“曝光震慑+正向引导”宣传模式,通过相关媒体发布典型案例和深度报道,使“环境违法必究”理念深入人心,构建起政府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