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春回,法徽闪耀护农时。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期,铁岭法院系统以司法之力守护沃野良田,在广袤农村上演着一幕幕法与情的温暖故事。
20天化解181户多年旧账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西丰县人民法院春蚕调解室紧扣春耕生产关键节点,主动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房木法庭负责人孙敏带领团队仅用20余天就成功化解3起困扰某村委会多年的蚕场承包费纠纷,为后续百余户村民缴费奠定基础,用法治力量守护春耕生产。
今年3月,某村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全村柞蚕场第三轮发包事宜。该村柞蚕场共计78把,仍有50多把蚕场的181户村民没有交清第二轮的承包费。村委会多次催缴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受理案件后,孙敏联合镇政法委员、司法所工作人员展开实地调查。他们逐户走访村民,通过以案释法开展调解工作。虽然村民逐渐理解政策法规,但仍存在缴费抵触情绪。
开庭当日,孙敏坚持“调解优先”原则,从法理、事理、情理多维度开展疏导。经过耐心沟通,三被告最终当庭缴纳欠费,原告主动撤诉。这场“示范性调解”不仅化解了积年矛盾,更有效预防了后续批量诉讼的产生。
1.95亩“冰封地”圆满执行归位
春耕不等人,西丰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化身春耕“护航员”,于近日高效执结一起土地交付案件,“化”开了因争议无法耕种的“冰封地”,为农户抢抓农时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案件源于一起承包地继承纠纷。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因母亲遗产分配产生矛盾,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申请执行人分得的承包地1.3亩及申请执行人母亲分得承包地中的0.65亩,共计1.95亩土地由申请执行人自行耕种。但民事调解书生效后,实际耕种土地的被执行人未履行义务。春耕临近,申请执行人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针对涉农案件季节性特点,执行干警启动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前往争议地块。通过调取土地台账、联合村委会实地勘测,确认涉案土地四至范围。执行过程中,干警协同村干部开展现场调解,向被执行人释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最终,被执行人当场归还土地并支付遗产折价款,干警按台账精准丈量完成交付,确保申请人及时春耕。
30亩“失地”归位新生家庭
一年之计在于春。昌图县人民法院执行局近日开展护春耕专项执行行动,成功化解5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为30亩耕地争议画上句号,保障春耕生产有序进行,赢得村民交口称赞。
这起跨度十年的纠纷源于某村整户消亡土地的承包问题。5名被执行人长期占用本应依法收回的近30亩耕地,导致近十年间村里的新生儿均未获得应有土地分配,虽经村委会多次协商,被执行人始终拒不归还。
昌图县法院执行局启动快速响应机制。执行法官窦远光带队联合法警、公安民警及基层调解力量赶赴现场,兵分两路展开工作:司法所工作人员协助精准测量土地边界,执行干警同步向被执行人释法明理,强调拒不履行将面临司法惩戒。面对仍态度强硬的最后一名被执行人,执行局局长王驰先后又带领6名执行干警增援,并果断采取强制措施,最终突破执行僵局。
随着5块争议耕地完成交接,村委会立即将土地分配至新生儿家庭。望着新划定的田垄,村民们的愁容化作笑颜。“这些土地承载着娃娃们的未来,感谢法院为我们守住春耕时令!”村委会负责人握着法官的手感慨道。此次行动既维护了法律权威,更守护了民生根本,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
春风掠过辽北平原,卷起黑土新泥的芬芳。铁岭法院以解纷“加速度”丈量春播倒计时,用调解“春风化雨”浇灌法治理性,躬身犁开“诉争冻土”,让每寸耕地都浸润法治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