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当心!转账截图是骗子障眼法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驻葫芦岛记者 郑子超 整理 | 发布时间: 2025-05-12 10:44

  核心提示

  自称“大学后勤王老师”的人添加了兴城某广告公司经理何先生的微信,称“校方”希望与何先生合作,何先生要在“王老师”指定的某厂家进货。双方约定,由“校方”付货款给何先生。后“王老师”出示“转账截图”并以“资金审核时间较长”为由,诱使何先生垫付24万元货款给某厂家,何先生一步步被引入骗局。兴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和宁远街派出所接警后紧急出手,为何先生挽回了24万元损失。

刘宇

  办案人:刘宇

  职务:兴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副主任

  4月10日17时许,我中心接到宁远街派出所转警,称4月9日12时,某广告公司经理何先生被一名陌生人添加了微信,对方自称是在兴城某大学后勤工作的“王老师”。何先生没有多想,便通过了好友请求。“王老师”称,学校打算定做一批宣传板,希望与何先生的公司合作。双方很快便讨论了设计方案和所需资金,当天便拍了板。整个过程进行得异常顺利,让何先生感到这次合作似乎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似乎是“撞大运”,第二天,“王老师”再次联系何先生,称学校还需要采购一批床垫。为了避免个人“吃回扣”的嫌疑,他希望何先生能作为第三方与厂家联系。何先生考虑到这是一次扩大合作的机会,一口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王老师”向何先生推荐了一个床垫“厂家”的微信。何先生添加后,便与“厂家”进行了沟通。在确认了采购相关的事项后,“厂家”表示希望当天就能收到钱款。何先生随即与“王老师”联系,询问钱款的事宜。“王老师”给何先生发来一张转账截图,称已经将宣传板和床垫的钱打入了何先生的账户。然而,当何先生查看自己的账户时,却发现钱并没有到账。他感到有些疑惑,便向“王老师”询问情况。“王老师”解释说,可能是资金审核时间较长导致的,希望何先生能先垫付这笔钱。何先生虽然有些犹豫,但考虑到合作的重要性,最终还是决定先垫付这笔钱。他先后向“厂家”提供的账户转账共计24万元。

  然而,转账后,“厂家”又继续找各种理由,向何先生索要剩余钱款。何先生发现自己的账户仍然没有钱款到账,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受骗了,随即报案。

  凭经验,我们判断何先生很可能遇到了诈骗,因此接到报警后,我们仔细核实了何先生的事件经过、银行卡账号、联系信息等情况后,确定了“王老师”和“厂家”均为骗子,所谓的转账截图也是假的,便立即启动快速查询、止付、冻结机制,成功全额冻结止付被害人何先生的被骗资金,为被害人挽回了经济损失。

  这起案件再次提醒我们,网络诈骗无处不在,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何先生虽然起初落入了骗子的圈套,但幸运的是,他及时报警,我们迅速采取措施,成功挽回了他的损失。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