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本溪市平山区:社区报到 移动前哨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谢博宇 本报驻本溪记者 刘妍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9:48

  今年初,快递员小张到本溪市平山区平山街道春和社区报了到,并参与了社区开展的“随手公益”活动。一次送货途中,小张发现某小区门口存在交通隐患,立即拍照向社区报告。社区迅速行动,使隐患得以消除。

  “没想到,我随手拍个照传给社区,社区能这么重视,我再来这个小区送餐时发现问题已经解决了,社区还特别感谢了我!”一个举手之劳,让刚刚找到“组织”的小张既有荣誉感又有成就感,也激发了他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感。

  为更好地发挥新就业群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平山区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动“新就业群体社区报到”工作机制,将活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移动探头”有效转化为基层治理新帮手,实现新就业群体从“治理末梢”到“治理枢纽”的蝶变。

  组织管理有“三难”

  近年来,平山区新就业群体总数占比全区就业人口数不断提高,为居民带来诸多便利,但在组织管理上却存在“三难”。

  “一是组织覆盖难,新就业群体劳动关系松散,传统党建模式难以覆盖;二是服务保障难,新就业群体职业风险高,社会保障不足,归属感缺失;三是作用发挥难,新就业群体虽深入城市‘末梢’,但治理潜能尚未激活。”平山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郑春燕说。

  针对这些难点,平山区以党建引领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推进落实“社区报到”工作机制,通过打造新就业群体“移动前哨”身份,将基层治理中的琐碎小事融入新就业群体工作日常,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打破传统治理边界,探索出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自“社区报到”工作机制启动以来,平山区各社区(村)积极响应,广泛宣传政策,线上线下齐发力,引导新就业群体主动到社区备案。截至目前,已有118名新就业群体成员在社区(村)完成报到备案,实现了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组织的转变。

  多彩活动来暖“新”

  为确保“社区报到”工作机制的顺利推进,平山区各社区(村)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宣传栏等线上线下渠道,全面宣传政策内容、报到流程以及服务保障措施。

  同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街头巷尾,与新就业群体进行面对面交流,解答疑问,提供指导,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成员都能及时了解政策,主动完成报到备案。

  为增强新就业群体的社区归属感,平山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暖“新”活动:举办“情暖小哥 冬日送暖”志愿服务活动,为新就业群体送上节日慰问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传递奉献精神形式;邀请代表参加社区民主协商会议,共同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新就业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其与社区居民的相互了解。

  发挥优势见实效

  “新就业群体因其职业特点,具有流动性大、覆盖面广、信息获取快等优势。社区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引导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清理、平安建设等各项工作,如组织快递员、外卖骑手开展‘随手公益’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社区,增强了社区治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春合社区党委书记赵琳琳对记者说。

  小李是一名外卖骑手,深知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到社区报到后,他主动做起“平安出行”宣传员。每天送餐时,小李都会向乘客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并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交通安全信息,引导更多人关注交通安全,社区居民纷纷为他点赞。自“社区报到”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以来,平山区通过激活新就业群体治理效能,累计解决基层治理实际问题100余件,其中化解邻里矛盾30余件,排查整改电动车违规充电、消防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20余处,协助解决独居老人照护、社区设施维修等民生需求5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