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沈阳市苏家屯区人民法院林盛人民法庭开庭审理一起因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案件,邀请市人大代表夏宁、区政协委员邵勇及辖区群众共同观摩示范庭审,见证法庭如何通过“三步诊疗法”化解邻里纠纷。
去年11月,因楼上管道漏水,原告房屋被淹,家具、电器均有损坏,因与楼上邻居、供暖公司协商多月未果,故诉至法院。二被告间复杂的责任划分成为化解本案的关键焦点。
“既要断是非,更要解心结。”承办法官王菲面对这起涉及多方主体的复杂案件,开出了定分止争的“诊疗方案”:“电话问诊”厘清责任边界,“现场会诊”实地勘查损失,“阳光听诊”公开审理。王菲和原、被告进行多次电话沟通,明确法律规定的财产损害侵权案件的责任划分原则,并组织双方到本案漏水地进行多次现场勘验,目的是为区分供水管道公共部分和私人部分,从而明确漏水处管道权利人及维护义务人,同时对原告财产损失进行详细记录。
庭审中,前期沟通和现场勘验证据均起到了关键作用。王菲严格按照庭审程序组织双方提诉求、说意见,并条理清晰地全面展示证据,在法庭辩论环节还放慢节奏,把书面法条转化成简洁明了的生活道理,旁听的代表委员和群众不约而同地点头。邵勇在庭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表示:“这场庭审让我想起中医的‘望闻问切’,法官既看法律条文这个‘化验单’,更把准了群众诉求的‘脉象’。希望法院多组织这样的示范庭审活动,让大家都能找准邻里纠纷的症结。”
该院副院长王忠友表示,如何以更加高效、清晰、精准、可视化的方式化解群众多发纠纷,是基层人民法庭深化定分止争,打造让人民满意的“家门口法庭”的重要实现路径,这种通过“三步诊疗法”化解邻里纠纷的新模式是林盛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体现。
近年来,林盛法庭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理念,针对财产损害、邻里纠纷等民生案件,采用“实地走访”“面对面协商”相结合的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