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语窗口的细致接访,到草原牧区的普法足迹;从雪中送炭的司法救助,到久久为功的长效帮扶——赖俊廷与同事们用坚守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日前,记者跟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助理赖俊廷走进蒙古族老人领某家中回访。这位七旬老人紧紧握着赖俊廷的手,用蒙语连声道谢。这一幕,正是赖俊廷扎根基层近40年、用蒙汉双语践行司法为民初心的生动缩影。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口约14万人,许多群众日常以蒙语沟通。作为控申部门“双语接访”专员,赖俊廷深知语言是司法服务的“第一道桥梁”。2024年2月,刑检部门移送了一起司法救助线索——蒙古族老人领某因邻里纠纷被打致轻伤,丧失劳动能力。赖俊廷第一时间上门走访,一句纯熟的蒙语问候瞬间让老人眼眶湿润。原来,领某丈夫早逝,两个女儿生活拮据,案发后她因伤无法耕种,医药费更令其陷入绝境。
“别担心,国家司法救助就是为困难群众解困的。”赖俊廷全程用蒙语安抚老人,随后便协助整理申请材料。从实地核查到发放救助金,仅用15天,1万元救助款便送到了领某手中。这场跨越语言障碍的司法救助,不仅解了老人燃眉之急,更让其感受到“家门口的司法温度”。
“语言通了,心才能贴近。”赖俊廷常对年轻干警说。在他的带动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检察院建立蒙语培训机制,组建双语普法队伍,开展“检爱家乡”普法宣传,干警们用蒙汉双语讲解防诈知识、土地法规,发放定制蒙文手册,将法治种子播撒在草原深处。如今,这支“双语检察”队伍正注入新生力量。更多精通蒙语的年轻干警加入接访、普法一线。
赖俊廷(中)在蒙古族老人家中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