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民间调解挺在前 平安联创写新篇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驻锦州记者 王璐璐 | 发布时间: 2025-04-07 09:23

  采撷地:锦州·黑山县

  综观

  当前,黑山县已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改造升级,设立了接待大厅、人民调解室、接待室、小法庭(仲裁室)、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远程视频接访室等功能区,整合综治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有关功能,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黑山县综治中心接待窗口1

  走进占地400平方米的黑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宽敞明亮、布局精当、指示清晰,无论是邻里之间的小矛盾,还是涉及法律政策的大问题,都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窗口,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近年来,黑山县举全县之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使“一扇门进入,一平台受理,一站式办结”成为黑山平安建设的现实图景。

  横向可联动 纵向可贯穿

  今年2月,黑山县综治中心接到一起矛盾纠纷,村民汪某某因张某在路旁倾倒牛粪,与其产生纠纷。属地乡镇和村多次调解未果后,上报到黑山县综治中心。

  综治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及法律咨询专家召开分析研判会议,协调环保部门根据相关法律依据对张某随意堆放畜禽粪污行为以及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畜禽养殖废弃物渗出、泄漏行为进行执法并予以处罚,此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

  当前,黑山县已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改造升级,设立了接待大厅、人民调解室、接待室、小法庭(仲裁室)、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远程视频接访室等功能区,整合综治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有关功能,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时,推动政法单位、行业部门及专业群团组织入驻,横向联动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信访等18个部门,纵向贯穿乡镇(街道)21个综治中心,采取“11个常驻单位+7个轮驻单位+1个群团组织”协同运行模式,形成了“前端受理—中台分流—后端处置”的闭环运作机制。

  实战化运行 提升矛盾化解效能

  去年年底,申请执行人李某对执行结果不满意,综治中心将此纠纷列为重点纠纷。

  为彻底解决矛盾,黑山县综治中心立即牵头组织县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召开分析研判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公安部门最终确定被执行人现居住地址,黑山县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拘传措施,最终,被执行人王某同意还款,申请执行人李某对此表示非常满意。

  据介绍,黑山县综治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工作,线下18个职能部门、单位各司其职,线上利用平安辽宁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平台,实现收集、分派、追踪、共享。

  “来访群众先在综治中心接待大厅进行统一登记受理,对现场能调解的纠纷,在调解室先行调解,不能调解的由中心分流。”黑山县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收集各类事项后,统筹各入驻部门单位依法依规办理。2024年至今,收集纠纷3453件,化解纠纷3450件,化解率99%。

  架好“连心桥” 画好“同心圆”

  “走,找老赵给评评理去。”

  这是黑山县半拉门镇群众遇到难事和烦心事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群众口中的“老赵”,就是黑山县半拉门镇调解小分队队长赵如申,一位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的“法律明白人”。

  群防群治是黑山县深化平安建设的一大亮点。综治网格员、平安志愿者、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大家齐上阵,全力保平安。

  黑山县持续拓展综治中心基础功能,科学统筹矛盾纠纷调解、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功能室建设,积极组建专业人才队伍。在县综治中心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建立法律咨询专家库31人,其中聘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8人。同时,推动专业力量下沉基层调解组织、行家里手融入专业性调委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坐诊综治中心,切实增强矛盾多元化解合力。

  与此同时,黑山县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21支“四员合一”人民调解工作队成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力量;着力培育一批如半拉门镇调解小分队、“乡贤调解队”等具有典型性、创新性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特色样本,扎根基层、契合实际,搭建起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